以色静胡尘,名还异众嫔。
免劳征战力,无愧绮罗身。
骨竟埋青冢,魂应怨画人。
不堪逢旧宅,寥落对江滨。
【注释】
1、过:经过。故宅:旧居。2、以色静胡尘:指王嫱以美色使匈奴不敢犯边。3、名还异众嫔:名声与众多妃嫔不同。4、免劳征战力:免除了征战的劳苦。5、无愧绮罗身:没有愧对自己的华丽装束。6、骨竟埋青冢:指王昭君最终长眠于汉地。7、魂应怨画人:魂魄应当怨恨被画成画像的人。8、逢旧宅:路过故居。9、寥落对江滨:孤单寂寞地面对江岸。
【译文】
经过昭君的旧居,她的美名和众多妃嫔迥然不同。
免去了征战的劳累,自己没有愧对自己的华丽装束。
最后长眠在汉地,魂魄该怨恨被画成画像的人。
不堪忍受重访旧居,孤单寂寞地面对江岸。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历昭陵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比王嫱出塞前后的生活境况,突出其“以色静胡尘”的功绩。诗的前四句写她出塞前的美貌和出塞后的命运,后四句写出塞后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评价。诗中“免劳征战力”一句,赞扬王嫱的美色,“无愧绮罗身”一句,赞美她的装束华贵。这两句都用了反说的语气,既肯定又赞赏,表现了诗人对王嫱的无限敬仰之情。“骨竟埋青冢,魂应怨画人”二句,写王嫱死后的悲惨命运。王昭君死,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的昭君坟。她死后,葬于此地,墓旁有一块高数丈的青石墓碑,上刻《明妃曲》三首。传说王昭君死后,匈奴呼韩邪单于派使者来祭奠,临哭时说:“汉匈一家。”王昭君魂归来兮,魂魄怨画人。“魂应怨画人”,意谓王嫱之魂怨恨那画她的画像的人。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反映。“不堪逢旧宅,寥落对江滨”二句,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化。王嫱死后,人们不忍再过她曾经住过的旧宅。她生前居住的地方,如今只有一片凄凉冷落的景象,面对着江水,更让人感到惆怅悲凉。此诗语言平易,但含蓄蕴藉,感情深沉。诗中用反说的方法,把赞美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有议论,有抒情,也有叙事,结构紧密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