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说戟枝非易中,莫言杨叶是难穿。
须看立节沙场上,永得安边为射鞭。
原文:射鞭休说戟枝难,莫言杨叶是难穿。须看立节沙场上,永得安边为射鞭。
译文:
在战场上,不要认为戟的枝干难以中靶,也不要认为杨树叶子难以穿透。重要的是要看到那些在沙场上坚守节操的人,他们能够永远得到安宁边境,成为我们射箭的工具。
注释:
- 射鞭:古代的一种武器,主要用于远程射击。
- 休说:不要说。
- 戟枝:戟的枝条,这里比喻困难或不易解决的问题。
- 杨叶:杨树叶子,这里象征容易克服的小问题。
- 立节:坚守自己的节操。
- 沙场:战场,这里特指军事斗争的前线。
- 安边:确保边境安全,这里指通过射箭来保卫边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射鞭这一古老武器的描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坚韧和勇敢精神的赞美。诗人指出,在战场上,不应该因为困难而退缩,更不应该因为一些小问题就放弃。相反,我们应该像那些在前线坚守阵地的勇士一样,以坚定的意志和勇气面对一切挑战。
诗中的“勿谈难题易解决”强调了面对困难时不应轻言放弃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通过“莫言杨叶是难穿”,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看似简单的任务也可能因为缺乏坚持而未能完成。这种观点鼓励人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积极和坚定的心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通过提到“立节”与“永得安边”的结合,诗人不仅赞扬了那些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士兵,也暗示了这些士兵的牺牲精神和对国家的忠诚。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传统武器的描述,更是对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颂扬。
《射鞭》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寓意、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主题,成为了表达爱国热情和赞美英雄主义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忠诚、坚韧和勇敢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