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业已标征北赋,威名初建镇南碑。
终知不朽齐铜柱,况是儒宗缀色丝。
在阅读《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其十六收城碑》时,我们可以通过诗句中的词汇和意境来深入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及其含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功业已标征北赋:
- 功业:指功绩和成就。
- 征北赋:古代诗歌中常用以赞美征战北方的英雄事迹。
- 赏析:此句表明诗人在为某位功勋卓著的人所作诗篇中,特别提到了他的功绩如同被载入征伐北方的史诗一样显赫。
- 威名初建镇南碑:
- 威名:威望和名声。
- 镇南碑:通常用于歌颂镇守一方、保国安民的英雄或政绩。
- 赏析:这里指的是那位英雄的威望和名声刚刚开始确立,就如同他在镇守南方地区的功绩被刻在了一块纪念碑上,让后人铭记。
- 终知不朽齐铜柱:
- 终知:最终明白。
- 不朽:永远流传,不会被遗忘。
- 齐铜柱:齐国曾立有石柱作为标志,后泛指永恒的纪念物。
- 赏析:诗人在此表达一种感慨,意识到某人的功绩和声誉将会永远被记住,就像齐国王宫中矗立的石柱一样坚不可摧。
- 况是儒宗缀色丝:
- 儒宗:儒家学者的领袖或宗师。
- 缀色丝:将彩色丝线编织起来。
- 赏析:此处强调的是这位儒家学者在其领域内的地位崇高,如同精心编织的彩丝一样,不仅技艺高超,而且意义深远。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文化意涵及历史价值,并欣赏到其中蕴含的美好寓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