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注释】三月三日:即重阳节,又称“三月节”。定昆池:在今安徽合肥市。萧令:萧绎(508年-554年),字云英,小字五通,南兰陵郡东阿县人,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梁元帝萧绎、简文帝萧纲的先祖。得潭字韵:指得到“潭”字押韵的韵部。

【赏析】这首诗写于萧绎任南兰陵太守时。诗的首句点明时间是三月初三,次句写暮春时节重阳节的景色,第三句写天光云彩映照着江上的游船和仙山,末句写游船上的人们欢声笑语,尽情游乐。全诗以景衬情,渲染出游子归家的喜悦。

暮春三月日重三

暮春三月:暮春,晚春;三月,农历二月、三月。日,太阳。

重三:即上巳节,古时在阴历三月初三或初四,人们结伴到水边去游玩。重三与上巳都是祭神的日子,所以也称为上巳节。

桃花满禊潭:禊潭,古代传说中的深潭,相传为大禹治水时的遗迹。

三月节,即重阳节,又称“三月节”。定昆池:指在今天安徽省合肥市。萧令:即萧绎,字云英,小字五通,南兰陵郡东阿人。他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后来继位称帝,改元绍泰。

得潭字韵:得潭字韵,即得到“潭”字押韵的韵部。

译文:

暮春三月重阳节,春水桃花洒满禊潭。

天上的乐曲逶迤曲折,仿佛从天而降;仙舟摇荡,好像镜中酣睡。

赏析:

此诗描写了重阳节这天,诗人在定昆池赏景并游船的情景。诗的开篇两句就点明了时间,重阳节是农历二月初、三或四日,此时正是暮春时节,天气宜人,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候。诗人选择这一天来游玩,可见他心情愉悦,心情舒畅。接着诗人描绘了游船的景象。诗人说:“天光云影映着江上的游船。”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看到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游船中人们的描写,他们正在尽情地玩乐,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