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俱行罢,江天已洞开。
炎氛霁后灭,边绪望中来。
作骥君垂耳,为鱼我曝鳃。
更怜湘水赋,还是洛阳才。
云雨俱行罢
江天已洞开
炎氛霁后灭
边绪望中来
作骥君垂耳
为鱼我曝鳃
更怜湘水赋
还是洛阳才
注释: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
- “云雨俱行罢”,描绘了云和雨都停止了,天空变得开阔。
- “江天已洞开”,形容江面的广阔空际,天空完全敞开了。
- “炎氛霁后灭”,描述雨后热气消散的情景。
- “边绪望中来”,表达了边地的思绪在晴朗的天空中渐渐清晰。
- “作骥君垂耳”,比喻君主像驯服的马一样听从命令。
- “为鱼我曝鳃”,形容自己如同鱼儿般自由自在。
- “更怜湘水赋”,表示对湘水诗作的喜爱之情。
- “还是洛阳才”,意味着洛阳的人才依然值得赞赏。
赏析:
张九龄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而受到赞誉。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诗中的“作骥君垂耳”、“为鱼我曝鳃”等句,用动物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有君臣相待的臣服,也有朋友间的平等互助,体现了作者高尚的品质和宽广的胸怀。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感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际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