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土秋虽半,东湖草未黄。
聊乘风日好,来泛芰荷香。
兰棹无劳速,菱歌不厌长。
忽怀京洛去,难与共清光。

【注释】

东湖临泛饯王司马:饯,设宴送别。王司马,即王茂弘,曾任尚书右仆射、中书监等职。

南土秋虽半:指江南的秋天已经过了大半,但还没有到深秋。

泛指游览名胜古迹,泛舟江湖水畔。

芰(jì)荷香:荷花的清香。

兰棹:长桨船,用兰花装饰的小舟。

菱歌:采菱姑娘唱的歌。

清光:明亮的月光。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宁期间。

首联起句“南国秋虽半”,意谓江南的秋天虽然过了一半,但还不至于十分寒冷。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接着以“东湖草未黄”作结,既点明地点在东湖,又与上句相呼应。“聊乘风日好,来泛芰荷香。”意思是说,我趁着天气晴朗的好时候,来泛游东湖。“聊”、“来”二字表现了诗人轻松自足的心情。这两句是写泛舟东湖的情景。后两句则写泛舟之乐:“兰棹无劳速,菱歌不厌长。”意思是说,我乘坐着兰木做的长桨船,并不着急,因为采菱姑娘唱的歌儿很悠长;我还愿意再听下去。这两句是写泛舟之趣和对采菱姑娘的喜爱之情。末联写离别之情。从全诗内容来看,此诗是饯行之作,所以“忽怀京洛去,难与共清光。”意思是说,忽然想起即将离开京城洛阳,难以同你一同享受这美好的月色。“忽”、“难”二字,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无限留恋,也反映了诗人对京都洛阳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而送别的对象又是王司马这样的人物,因此,诗中不免流露了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同时又不乏乐观豁达的精神。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风格婉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