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先鸣者,金门待制同。
操刀尝愿割,持斧竟称雄。
应敌兵初起,缘边虏欲空。
使车经陇月,征旆绕河风。
忽枉兼金讯,非徒秣马功。
气清蒲海曲,声满柏台中。
顾己尘华省,欣君震远戎。
明时独匪报,尝欲退微躬。

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

石室先鸣者,金门待制同。

操刀尝愿割,持斧竟称雄。

应敌兵初起,缘边虏欲空。

使车经陇月,征旆绕河风。

忽枉兼金讯,非徒秣马功。

气清蒲海曲,声满柏台中。

顾己尘华省,欣君震远戎。

明时独匪报,尝欲退微躬。

注释:

  1. 石室先鸣者:石室山先有声响。指朝廷的贤臣。
  2. 金门待制同:金门待制,是唐代的一种官职,与“同”字谐音。指朝廷的官员们。
  3. 操刀尝愿割:比喻自己愿意为国家做贡献。
  4. 持斧竟称雄:拿着斧头称霸的意思。
  5. 应敌兵初起:面对敌人的入侵。
  6. 缘边虏欲空:边境的敌人想要被消灭。
  7. 使车经陇月:使臣的车行驶在经过甘肃的路上,月光照耀着。
  8. 征旆饶河风:旗帜飘扬,风吹过黄河。
  9. 忽枉兼金讯:忽然收到来自远方的消息。
  10. 非徒秣马功:不仅仅为了养马而付出的努力。这里的“秣马”指的是准备出征,“功”是指功劳。
  11. 气清蒲海曲:气清如蒲海一般。蒲海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山东半岛东岸。
  12. 声满柏台中:声音传遍了整个柏台中。柏台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官员。
  13. 顾己尘华省:回顾自己的仕途,曾经有过华丽的生活。
  14. 欣君震远戎:很高兴你能够震动远方的敌人。
  15. 明时独匪报:在清明的时代,只有我这样的忠臣才会为国出力。
  16. 尝欲退微躬:曾经想过要退出官场,回归平民的生活。这里的“微躬”指的是地位卑微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是酬答赵二侍御使西军的诗。诗人以石室山的先鸣、金门待制的同音、操刀割、持斧称雄等意象,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做贡献的决心。同时,也通过应敌和缘边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心。最后,诗人以明月、清风、蒲海、柏台中的景象,以及对自己仕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