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望涔阳浦,江天渺不分。
扁舟从此去,鸥鸟自为群。
他日怀真赏,中年负俗纷。
适来果微尚,倏尔会斯文。
复想金闺籍,何如梦渚云。
我行多胜寄,浩思独氛氲。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
本题的考查重点在于理解全诗内容及思想感情。
此诗写于诗人离京后出江陵时所作。诗人以“极望涔阳浦”起笔,点明了地点,又从“江天渺不分”一句中,写出了作者的惆怅情怀。颔联写自己与鸥鸟为伴,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旷达心态。颈联两句写诗人对真善美的向往之情。尾联写诗人想回京城,却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达了他欲隐还仕的矛盾心理。全诗表达了诗人既向往自然,又留恋官场的矛盾心情。
参考答案:
初发江陵有怀
极望涔阳浦,江天渺不分。
扁舟从此去,鸥鸟自为群。
他日怀真赏,中年负俗纷。
适来果微尚,倏尔会斯文。
复想金闺籍,何如梦渚云。
我行多胜寄,浩思独氛氲。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离京后出江陵时所作,抒写了诗人既向往自然,又留恋官场的矛盾心情。首联写诗人在江陵城北涔阳浦极目远望,但见江水浩瀚无际,天空辽阔无边。颔联由江水引出诗人内心的矛盾感受:既然要乘扁舟去远游,那就让鸥鸟自成群吧,不必拘束。颈联进一步说明诗人的这种心境。他日(未来之时)怀念真正的山水之游;中年(四十岁)却身陷世俗烦乱之中。尾联写诗人想回京城,却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表达了他欲隐还仕的矛盾心理。全诗表达了诗人既向往自然,又留恋官场的矛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