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垂肩久不簪,竹床推枕就藤阴。
涧傍春渡水流急,山半夜归云色深。
拂槛数竿为去处,随波一叶是浮沉。
世间年少正行乐,应笑老人无事心。

【注释】:

  1. 散发垂肩久不簪,竹床推枕就藤阴。
  2. 涧傍春渡水流急,山半夜归云色深。
  3. 拂槛数竿为去处,随波一叶是浮沉。
  4. 世间年少正行乐,应笑老人无事心。

【赏析】:
《寓居临平山下三首》共有三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三首。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散发垂肩久不簪”,描述了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他披散着头发,穿着宽松的衣服,不再需要佩戴首饰,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超脱。

第二句“竹床推枕就藤阴”,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休息的场景。他躺在竹床上,推掉枕头,让身体沐浴在藤蔓下的阴凉之中,这种舒适惬意的生活状态令人羡慕。

第三句“涧傍春渡水流急”,描述了诗人在涧边春渡时的所见所感。春水涌动,湍急的水流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

第四句“山半夜归云色深”,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夜晚归来时的所见所闻。天空中的云彩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深邃,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最后一句“拂槛数竿为去处,随波一叶是浮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他认为,人生就像这随风飘荡的浮萍一样,无论身处何方,都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顺其自然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际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薄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词藻、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被后人传唱不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