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泯顺为回,泙泙逆是来。
草微淹泽莽,沙涨积云堆。
不止灵威怒,当凭俗力推。
夏天江迭雪,晴日海奔雷。
近落痕犹浅,初平势渐开。
舟惊浮浩渺,石看打崔嵬。
鸟下愁滩没,人行畏岸颓。
鼓风连涵澹,值洑更旋回。
进退随蟾魄,虚盈合蚌胎。
何妨俾巨浸,为尔济川才。

【注释】

泯泯(mǐn mǐn):水势盛大的样子。回:转,指水流的方向。泙泙(wěi hè)逆是来:水势逆行而来。泙泙、逆是:形容水势汹涌。顺为回,逆是来:顺流而行,逆水而回。草微淹泽莽:草色微茫,淹没在沼泽之中。沙涨积云堆:泥沙淤积到云层般厚。不止灵威怒,当凭俗力推:江潮不断上涨,要借助于人力才能推动。夏天江迭雪,晴日海奔雷:夏季的潮水像冬天一样白皑皑,晴天的浪涛声如雷鸣。近落痕犹浅,初平势渐开:靠近岸边的地方,潮水留下的泥滩仍然很浅;开始退去的水势逐渐开阔。舟惊浮浩渺,石看打崔嵬:船只被惊扰,漂浮在无边无际的水面上;石头被冲撞得摇摇晃晃,犹如站在高崖上。鸟下愁滩没,人行畏岸颓:鸟儿落在沙滩上,害怕被潮水吞没;人们走在路上,害怕路堤崩塌。鼓风连涵澹,值洑更旋回:风吹拂着湖面,波纹荡漾;遇到急流,又旋转回流。进退随蟾魄,虚盈合蚌胎:潮水前进后退,就像月亮的圆缺;潮水满则盈,亏则虚,就像蚌壳的形态。何妨俾巨浸,为尔济川才:有什么妨忌,让这巨大的水体成为你治理江河的工具。

【赏析】

这首诗以观潮为题,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观潮图。作者通过观察和描写观潮时所见之景,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然界的无限赞叹。

首联“泯泯顺为回,泙泙逆是来”,写出了潮水的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自然现象。接着两句“草微淹泽莽,沙涨积云堆”,描绘了潮水带来的巨大力量,使原本平静的沼泽变得荒凉,泥沙也被冲得堆积如山,形成了壮观的景象。

颔联“不止灵威怒,当凭俗力推”,进一步描绘潮水的力量。在这里,“灵威”指的是潮神,而“俗力”则是指人们的力量。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颈联“夏天江迭雪,晴日海奔雷”,则是对夏日潮水的生动描绘。在这里,“江迭雪”形象地描述了夏季的江水如同雪花一般洁白,而“海奔雷”则展现了晴天时海面上的雷鸣般的巨响。这两句诗通过对夏日潮水的描绘,传达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人通过“近落痕犹浅,初平势渐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潮水退去后的景象。在这之前,潮水已经涨到了最高点,留下了浅浅的痕迹;随着潮水的退去,原本开阔的水域也逐渐恢复原状。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感慨之情。

诗人用“舟惊浮浩渺,石看打崔嵬”两句,描绘了船只在浩渺的水面上飘荡的情景。同时,也形象地刻画了巨石受到潮水冲击后的巍峨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船只和石头的描述,传达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之情。

在尾联中,作者通过“鸟下愁滩没,人行畏岸颓”两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担忧之情。在这里,“愁滩”象征着被洪水淹没的沙滩;而“畏岸颓”则表达了人们在行走时对河岸坍塌的担忧。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关注以及对人们生活安全的担忧。

最后一句“鼓风连涵澹,值洑更旋回”则是对整个观潮过程的总结。在这里,“鼓风”是指风力推动波浪的动作,“连”“涵澹”则形象地描绘了风力和波浪的相互作用;而“值洑更旋回”则表达了潮水在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复运动。这两句诗总结了整个观潮过程的动态变化,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