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
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
杂曲歌辞·胡渭州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长江万里流。乡国不知何处是,云山漫漫使人愁。
注释与赏析:
- 词语解释:《杂曲歌辞·胡渭州》是唐代的一首词作。“亭亭”形容月亮高悬的样子;“孤月”指明亮的月光;“行舟”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乘舟行进的情形。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寂寂”传达了江水的广阔无垠和人内心的寂寞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此处用来形容诗人心境的漫长与孤独。
- 译文:高高地、明亮的月亮照亮着小舟,它静静地漂泊在万里长江之上。我所在的故乡如同一个不可知的地方,茫茫的云海和连绵的山峦让人心中充满了忧愁。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首句通过对比“亭亭孤月”与“寂寂长江”,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云山漫漫使人愁”这一意象,将读者的思绪带入了一种迷茫而深沉的情绪之中。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