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魄辞生路,游魂入死关。
只闻千万去,不见一人还。
宝马空嘶立,庭花永绝攀。
早求无上道,应免四方山。
诗句释义:
《四相诗·其四·死相》:
精魄辞生路,游魂入死关。
只闻千万去,不见一人还。
宝马空嘶立,庭花永绝攀。
早求无上道,应免四方山。
- 注释与译文:
- “精魄辞生路,游魂入死关”:这两句描述了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精魄(生命的灵魂)离开了生活的道路,而“游魂”则进入了死亡的关口。这里的“生路”和“死关”,分别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和结束。
- “只闻千万去,不见一人还”: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虽然知道有很多人将离开这个世界,但他们再也不会回来。
- “宝马空嘶立,庭花永绝攀”:这句描绘了一幅景象,一匹骏马在空旷的地方嘶鸣,而庭院里的花朵也永远地停止了生长。这里既有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无奈。
- “早求无上道,应免四方山”:最后的两句是诗人对于生死观的一种哲学反思。他希望通过追求一种超脱的、至高无上的智慧来避免面对生死的困境。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人的生命过程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生死的哲学思考。傅翕用简练的语言,却传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使人深思。
- 诗中的“生路”、“死关”等词汇,既具象征意义,也富有画面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庭花永绝攀”),作者表达了对生命力短暂和不可逆转的哀叹,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 这首诗不仅是对生死的直接描述,也是对佛教中生死轮回观念的一种体现。它启示读者,生命虽短,但我们可以通过修行和智慧找到超越生死的方式。
《四相诗·其四·死相》不仅是一首关于生死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哲思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导我们思考生命的真谛和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