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带病别,秋塞见除书。
况是神仙吏,仍非尘土居。
河风吹鸟迥,岳雨滴桐疏。
坐阁驰思夕,沙东凉月虚。
【注释】
龙翔寺阁夜怀渭南张少府:龙翔寺在长安西郊,张籍是渭南人。少府,县尉的别称。这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张籍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与张籍交游甚密。此诗是诗人怀念友人的作品。
春城:长安。带病:身体不好。
秋塞:秋天的边塞。见除书:接到朝廷的命令或委任状。“见”读jiàn,看见的意思;“除”读chú,指任命。
况是神仙吏:何况你还是位神仙般的县官呢!神仙,指张籍。仙吏,这里比喻张籍像仙人一样高超、超脱尘世的官吏,不是凡间的俗吏。
仍非尘土居:然而你并不生活在尘世之中。仍然,还;尘土,尘世;居,居住,生活。
河风:指黄河上吹来的风,也比喻政治上的清明之风。鸟迥:鸟儿飞翔的样子。迥,远去。
岳雨:山间细流的雨滴。桐疏:梧桐树稀疏的样子。
坐阁:坐在亭子里边。驰思夕:长夜难眠,思念友人。驰,马快跑;思,思念。夕,晚上。
沙东:即沙洲东岸,这里泛指故乡。凉月:皎洁的月光。虚:空虚。
【赏析】
这首诗是张籍在长安为县尉时写给渭南好友张少府(名不详)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全诗语言平实,但情深意长。
“龙翔寺阁夜怀渭南张少府”,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龙翔寺位于长安西郊,张少府也是渭南人,两人都居住在长安城中。首联开门见山,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
颔联“春城带病别,秋塞见除书”,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张少府分别的情景。春城带病别,指的是春天时因生病而不得不告别朋友;秋塞见除书,则是指秋天时从边塞回来,收到了朝廷的任命通知。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又展现了他对于职责的忠诚。
颈联“况是神仙吏,仍非尘土居”,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自称是位神仙般的县官,却依然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只能过着尘世的生活。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尾联“河风吹鸟迥,岳雨滴桐疏”和“坐阁驰思夕,沙东凉月虚”则是诗人夜晚时分的所思所感。他看到黄河边的风拂过鸟儿,感受到山间细流的雨滴打在梧桐树上发出的声音。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坐阁驰思夕,沙东凉月虚”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展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张少府分别的情景以及自己在官场上的所思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仕途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