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幽栖地,今来艺黍南。
阶生王子竹,庭结负山庵。
花叶裁新□,樵舟泊小潭。
相传此为胜,诗迟坐中探。

【注释】

1.幽栖:隐居。

2.艺黍南:种植黍米于南方。

3.阶生王子竹:台阶上生长着一株王子竹。

4.庭结负山庵:庭中建有负山庵。

5.花叶裁新□:指用新剪的枝叶做成的花朵。

6.樵舟泊小潭:指樵夫的小船停泊在小潭边。

7.相传:传说。

8.胜:这里指“胜境”。

9.诗迟坐中探:指作诗迟了,坐在席中去探求。

【赏析】

此诗为诗人隐居期间所作,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前四句写自己到友人山庄的所见所感;后四句则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作诗迟了,坐在席中去探求的心情。

首联“吾友幽栖地,今来艺黍南。”交代了诗人来到友人山庄的原因,即为了观赏风景并体验隐士生活。“艺”是种植的意思,这里暗指诗人来到朋友的山庄是为了种黍南。

颔联“阶生王子竹,庭结负山庵。”写诗人看到的景象。这里的“阶生王子竹”,是说台阶上生长着一株高耸入云的竹子,而“庭”指的是院子,“结”则是搭建之意,所以这句的意思是说院子里搭了一个负山庵。这两句话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颈联“花叶裁新□,樵舟泊小潭。”是写诗人在朋友山庄所见到的另一番景象,即用新剪的枝叶做成的花朵和樵夫的小船停靠在小潭边。这里,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尾联“相传此为胜,诗迟坐中探。”则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的进一步抒发。在这里,“相传”一词表明了诗人对传说中的隐逸之地的了解,而“诗迟坐中探”则表明了诗人想要亲自去探寻这个传说中的隐逸之地的愿望。

全诗以“吾友幽居地,今来艺黍南”开篇,交代了诗人来到友人山庄的原因,即为了观赏风景并体验隐士生活。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所见所感,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最后,诗人以“相传此为胜,诗迟坐中探”收尾,抒发了自己想要亲自去探寻这个传说中的隐逸之地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