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长在目,明月长在心。
在心复在目,何得稀去寻。
试望明月人,孟夏树蔽岑。
想彼叹此怀,乐喧忘幽林。
乡本北岳外,悔恨东夷深。
愿缩地脉还,岂待天恩临。
非不渴隐秀,却嫌他事侵。
或云岳楼钟,来绕草堂吟。
当从令伊后,再往步柏林。

明月山怀独孤崇鱼琢

明月长在目,明月长在心。

在心复在目,何得稀去寻。

试望明月人,孟夏树蔽岑。

想彼叹此怀,乐喧忘幽林。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怀念友人之作。诗的开头四句写眼前景,点出主题。“明月长在目”,说明朋友虽远隔千山万水,但月色却常驻其心。“在心复在目”,说明虽然眼前景与心中景一样,但诗人仍然时时想念着远方的朋友。“何得稀去寻”,意思是说朋友远隔千里,难以见面,只能通过书信来交流感情了。接着,诗人又从另一个角度来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写道:“试望明月人,孟夏树蔽岑。”意思是说,自己正站在明月之下,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明月,这时才发现,月亮已经升到了天上,而自己却还站在地面上,被树遮住了视线。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想起古人所说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景。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寂寞和孤独,反而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宁静和美好的时刻。

第二联“想彼叹此怀,乐喧忘幽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明月下的感受。他想着自己的朋友在远方叹息自己的遭遇,而自己却在快乐地享受着月光带来的宁静和美好。这种感受让诗人更加珍惜眼前的这份宁静和美好。

第三联“乡本北岳外,悔恨东夷深”则是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他曾经生活在北岳之外的地方,那里的景色壮丽、风光旖旎;然而现在他却身处东夷之地,这里的环境荒凉、景色萧条。这种对比让诗人不禁感叹时光的飞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愿缩地脉还,岂待天恩临。”他想回到过去的家乡,回到那个熟悉的环境和氛围中,与朋友们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然而,他知道这并不可能实现,因为现在他已经身处异乡。因此,他只能期待有一天能够回到故乡,与朋友们再次相聚。

第四联“非不渴隐秀,却嫌他事侵”则是诗人对自己现状的反思。他并不满足于目前的隐居生活,渴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然而,他也明白这种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现在的形势并不允许他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因此,他只能在这种状态下默默地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第五联“或云岳楼钟,来绕草堂吟”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他希望能够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和升华。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有机会听到那来自远方的声音,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诗人以“当从令伊后,再往步柏林”结束了全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将在不久的将来离开这里,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和追求,就一定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和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