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
古岸崩将尽,平沙长未休。
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

诗句原文: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 古岸崩将尽,平沙长未休。 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

译文:
晴朗的春风拂过,柳絮随风飘散,清明时节的新火燃起厨房的炊烟。长江上的信风送走了客人,而孤寂的旅馆里却滞留着行人。古老的堤岸已经坍塌殆尽,平坦的沙地上却永远没有尽头。与其像牛羊一样劳苦奔波,还不如像鸟儿和羊群一样归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返回家园。

关键词解释:

  • 晴风:晴朗的风。
  • 柳絮:柳树的种子或嫩枝的细丝,随风飘散。
  • 新火:清明节时用新取的木材生火做饭。
  • 厨烟:指生火做饭后厨房里升起的烟雾。
  •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份。
  • 风送客:风象征着某种力量或影响,此处暗示长江之风在送走游客或行人。
  • 孤馆:孤寂的客栈或旅舍。
  • 雨留人:连绵细雨让人感到孤独,难以离去或离开。
  • 古岸:古老的河堤,这里指代自然景观。
  • 平沙:平坦的土地沙地,常作为旅途中的休息之地。
  • 牛与羊:通常比喻勤劳或辛勤工作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画卷。诗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和重逢的深刻情感。通过“晴风吹柳絮”和“新火起厨烟”两句,诗人传达了一种节日期间的宁静和欢乐氛围,同时“晴风”“新火”“柳絮”“厨烟”等词汇共同营造了一个清新脱俗、充满生机的意境。

诗中的“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两句,通过对比长江之风和绵绵细雨来象征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一方面,江风代表了一种无形的影响或力量,可能隐喻着某种命运或机遇;另一方面,连绵雨丝则给人以压抑和不安之感。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最后两句“古岸崩将尽,平沙长未休”,则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不变自然的敬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