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香复记言,清秩称当年。
点笔非常笔,朝天最近天。
家声三相后,公事一人前。
诗句江郎伏,书踪宁氏传。
风标欺鹭鹤,才力涌沙泉。
居僻贫无虑,名高退更坚。
渔舟思静泛,僧榻寄闲眠。
消息当弥入,丝纶的粲然。
依栖常接迹,属和旧盈编。
开口人皆信,凄凉是谢毡。
【注释】:
- 左省:唐朝的官署名,相当于中书门下。张起居:张九龄。左省是唐代三省六部之一,长官为左右仆射,张九龄曾任此职。
- 含香:比喻贤人。
- 清秩:高尚的职位。
- 朝天:指入朝拜见天子。
- 家声:家族的声誉。三相:指宰相。
- 公事一人前:指张九龄在政事上独立负责。一人前,即独自承担。
- 风标:风度和气质。
- 才力:才能与力量。
- 居僻贫无虑:居住偏僻的地方,生活清苦却无忧无虑。
- 消息:音信。弥:更甚。
- 丝纶:皇帝颁发的诏书。
- 依栖:依附栖息。接迹:足迹相接。属和:应和、响应。旧盈编:指张九龄的作品已编成卷册。
- 开口人皆信:言出必行,人们无不信赖。
- 凄凉是谢毡:凄凉是指自己的处境,谢毡是谢绝高官厚禄之意。
【赏析】
《寄左省张起居》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怀古诗。此诗通过描写张九龄的一生经历,赞美了其高洁的品格、卓越的才华和不屈的精神。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含香复记言”,意为诗人想起了张九龄的贤良品质。第二句“清秩称当年”,则赞扬了张九龄的高洁品格。第三句“点笔非常笔”,意味着张九龄在书写时用笔如画,展现了他的才华。第四句“朝天最近天”,则是说张九龄在政治上独当一面,有着崇高的地位。第五句“家声三相后”,则是指张九龄家族世代享有盛名,地位显赫。第六句“公事一人前”,意味着张九龄在处理公务时能够独当一面,有着出色的能力。第七句“诗句江郎伏”,则是说张九龄有着卓越的文学才华,能够在诗歌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第八句“书踪宁氏传”,则是说张九龄的书籍流传下来,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第九句“风标欺鹭鹤”,意味着张九龄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气质,让人难以忽视。第十句“才力涌沙泉”,则是指张九龄的才能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第十一句“居僻贫无虑”,则是说张九龄居住在偏远的地方,过着清贫而快乐的生活。第十二句“名高退更坚”,意味着即使名声已经很高,但张九龄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第十三句“渔舟思静泛”,描绘了张九龄在宁静的湖面上钓鱼的情景。第十四句“僧榻寄闲眠”,则是说张九龄有时也选择在寺庙里休息和睡觉。
第十五句“消息当弥入”,意味着好消息会越来越多地传来。第十六句“丝纶的粲然”,则是说皇帝的诏书写得十分精彩。第十七句“依栖常接迹”和“属和旧盈编”,分别表示诗人总是依附于他人而生活,以及他的作品被汇编成册。第十八句“开口人皆信”,意味着张九龄的言论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和信任。第十九句“凄凉是谢毡”,则是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无奈。第二十句“谢毡”意指辞官隐居,远离尘嚣;“凄凉”则形容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感。
这首诗通过对张九龄一生经历的描述,赞美了他的高洁品格、卓越才华和不屈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