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绝音书隔塞尘,路岐谁与子相亲。
愁中独坐秦城夜,别后几经吴苑春。
湘岸风来吹绿绮,海门潮上没青蘋。
空劳两地望明月,多感断蓬千里身。

【解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是写诗人与江南友人久别后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联“久绝音书隔塞尘,路岐谁与子相亲”。诗人与江南友人久别,音书断绝,音讯难通;彼此相隔在塞外的风沙之中,彼此之间难以亲近。这里“塞尘”、“路岐”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久绝音书”,说明二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通信了。作者运用了“隔”“绝”这两个动词和两个方位词,写出了两人之间的感情距离。

颔联“愁中独坐秦城夜,别后几经吴苑春”。诗人独自坐在秦城(今陕西咸阳),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远在南方的朋友,心中充满了忧愁。“独坐秦城”中的“独”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秦城”指长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伤感。

颈联“湘岸风来吹绿绮,海门潮上没青蘋。”诗人想象友人在湘江边弹奏乐器《绿绮》,而潮水涨起来淹没了青苔。“湘岸”,即湘江岸边;“绿绮”,琴名,这里指琴曲。“湘岸”和“海门”都是地名,分别指湖南和浙江。“湘岸风来吹绿绮”,诗人想象朋友在湘江边弹奏琴曲《绿绮》,而潮水涨起来淹没了青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思念之深,也暗寓了对友人的关切。

尾联“空劳两地望明月,多感断蓬千里身。”诗人想到远方的朋友一定也在望着同一轮明亮的月亮,心中感到无比惆怅。“空劳两地望明月”意思是说:自己和友人虽然相隔两地,但是共同仰望同一轮明月,内心仍然牵挂着对方。“多感断蓬千里身”的意思是说:多愁善感的我,像那被狂风折断的蓬草,飘荡在千里之外。“断蓬”、“千里身”都比喻漂泊不定的游子,用来形容自己的孤独和无奈。

【答案】

译文

长久地断绝了书信往来,我们隔着塞尘相离,彼此难以相见。

我在秦城独自坐着,夜里思念着你,不禁悲从中来;别离之后,又过了几个春天呢?

湘江边的风送来阵阵清冷,仿佛是你弹奏的琴声;海门之上潮水涌起,仿佛是你掩埋的青草。

我多么希望和你一起欣赏这明亮的月光啊!可惜我们俩人相隔千里,只能互相遥望。

赏析

此诗是一首抒写怀念故人的佳作,全诗构思精巧,意境幽美,情思凄婉缠绵,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但含蕴深厚。

首句“久绝音书隔塞尘”,开门见山地直抒胸臆,点明题旨。由于长期失去联系,彼此音讯杳然,只能以塞尘代指,表明二人相隔甚远。“路岐谁与子相亲”,进一步渲染了双方因战乱而分隔两地的凄凉情景。“路岐”二字极富动感,将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形象地传达了出来,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痛苦。

次句紧承首句,以反诘的形式,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谁与子相亲”,言下之意是“你与我相隔遥远,无法与你相见”。“子”字是敬辞,表示尊敬对方的自称。诗人用这样的话语来表达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

第三联由景及情,从眼前景物联想到过去的回忆。“愁中独坐秦城夜,别后几经吴苑春。”在漫长的夜幕中,诗人一人独坐于秦城的一座楼阁上,凝望着满天星辰。“吴苑”指苏州园林,是当年陆机兄弟所居之地。“几经”意指经历过多次。这一句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离别之后所经历的种种变迁和岁月更迭的哀叹。

最后三句,以设想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湘岸风来吹绿绮,海门潮上没青蘋。”湘江边上吹来的风带来了阵阵清凉,似乎听到了友人弹奏的《绿绮》琴曲;潮水上涨淹没了青苔,就像友人的身影隐没了一样。“青蘋”是一种水草,生长在水中,这里指水中的小草。这两句诗巧妙地将音乐和大自然的景象融合在一起。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诗人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表达了他深沉的思念之情。

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诗人自己和友人进行了一番比较:“空劳两地望明月,多感断蓬千里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感慨。“空劳两地望明月”,意即我和你的思念之情无法跨越千山万水,只能远远地望着同一片天空下的同一轮明月。“多感断蓬千里身”,意即我的孤独和无奈如同随风飘散的蓬草,在千里之外漂泊不定。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遭遇的无奈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