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白屋藜床还共入,山妻老大不羞人。
【注释】山中喜崔补阙见寻:在山中,我很高兴能见到崔补阙。崔补阙是当时朝廷的官员。潜夫:诗人自谓。白屋藜床:用典指隐者的生活。
【译文】在山中,我很高兴能见到崔补阙(即崔颢)。你身着鹿皮袍,头戴鼠尾巾,隐居山中,难道不懂得拜会朝臣吗?我们回到那简陋的屋内,与你的家眷一起生活。老妻虽已老大,但她并不觉得难为情。
【赏析】这首诗写于公元76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时值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开门见山地表明诗人的心情,他非常希望与朋友见面。接着以“潜夫”自称,说明自己虽然隐居山林,却并非不问世事,而是不愿做官。第二句说,自己虽隐居,但并不耻于拜见朝臣。这里,诗人用典,暗含着自己对权贵的不屑,也表现了自己对仕途的鄙夷。第三句写与友人相见的情景,突出了两人的亲密无间。第四句写妻子的态度,表现了夫妻之间的和睦。最后一句写妻子对诗人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态度。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毫无雕饰,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