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座下朝讲,昼门犹掩关。
叨同静者来,正值高云闲。
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
千灯智慧心,片玉清羸颜。
松色落深井,竹阴寒小山。
晤言流曦晚,惆怅归人寰。
诗句释义和赏析
1. 律座下朝讲,昼门犹掩关。
- 注释:在寺庙的法座上聆听早晨的讲解,但白天的大门仍然关闭着。
- 译文:《福先寺》的律座上进行早课,但寺院的门仍然紧闭,不让人进入参观。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景象,律座上的朝讲象征着佛教的修行与教义传播,而昼门仍闭则暗示了对外界的隔绝与专注。这种场景常见于古代寺院,体现了修行者追求内心清净和外界干扰的隔离。
2. 叨同静者来,正值高云闲。
- 注释:有幸与安静的人一同来访,正赶上高高的白云悠闲地飘浮。
- 译文:有幸与那些寻求心灵宁静的人一同来访,恰好看到高空中白云悠闲地飘动。
- 赏析:此处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白云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无为,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同时,“叨同静者”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交流与共鸣的重视。
3. 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
- 注释:在方丈内显得寂静无声,四周洁白如玉。
- 译文:在方丈内部非常安静,四周洁白如玉。
- 赏析:通过描写“莹然虚白间”,展现了一个空灵、洁净且充满禅意的空间,突出了禅宗所倡导的超脱世俗的境界。
4. 千灯智慧心,片玉清羸颜。
- 注释:无数灯光照亮心灵的智慧,像玉石一样清瘦而美丽的脸庞。
- 译文:无数的灯光照亮了心灵的智慧之光,如同玉石般清瘦美丽的脸庞。
- 赏析:这句诗通过“千灯”与“片玉”的对比,强调了内在智慧的光芒,同时也借“清羸颜”形容了面容之美,传达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的精神风貌。
5. 松色落深井,竹阴寒小山。
- 注释:松树的颜色落在深井中,竹子的影子投映在小山之上。
- 译文:松树的颜色沉落于深深的井中,竹子的影子投射在小山之上。
- 赏析:这里的“松色”、“竹影”不仅是视觉上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与心境的象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幽静、深远的画面,使人产生遐想。
6. 晤言流曦晚,惆怅归人寰。
- 注释:面对面谈论黄昏时分,心中满是离别之人的惆怅。
- 译文:面对面交谈,黄昏之时,心中充满了对离去之人的思念和惆怅。
- 赏析:最后两句将读者的情感引向了一个更为深远的思考,即对离别之情的感慨。黄昏时分的对话和惆怅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增强了诗作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