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
栈长山雨响,溪乱火田稀。
俗富行应乐,官雄禄岂微。
魏舒终有泪,还识宁家衣。
诗句释义与赏析
《送从舅成都丞广归蜀》诗歌解析
- 诗句
- “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
注释:这句诗通过描绘“巴”和“秦”这两个地理名词,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感。这里的“天边水”暗示了离别的遥远和不确定,而“秦人去是归”则表达了对归来的期待和对家乡的思念。
- “栈长山雨响,溪乱火田稀。”
注释: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栈长”可能指的是山路崎岖,而“山雨响”则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同时,“溪乱火田稀”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 “俗富行应乐,官雄禄岂微。”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俗富贵的追求和对官场权力的渴望。“俗富行应乐”意味着通过追求世俗的富贵来获得快乐,而“官雄禄岂微”则是对拥有权力和财富的向往。
- “魏舒终有泪,还识宁家衣。”
注释:这句诗通过回忆和感慨,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亲人的思念。“魏舒终有泪”暗示了诗人在离别时留下了泪水,而“还识宁家衣”则表明诗人虽然回到了故乡,但仍然怀念着家中的衣物。
- 译文对比
- 卢纶版本:“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山长云暗雨,溪乱火田稀。官富多欢笑,宦贫少泪垂。魏舒终有泪,还识宁家衣。”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归途的思考。
- 李端版本:“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栈长山雨响,溪乱火田稀。俗富行应乐,官雄禄岂微。魏舒终有泪,还识宁家衣。” 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归途的思考。
- 鉴赏分析
- 主题表达: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别和归途的思考。卢纶的版本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李端的版本则更加注重对现实的反思。
- 艺术手法:卢纶的版本采用了直白的叙述方式,而李端的版本则采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
- 文化背景
- 唐代社会: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社会相对开放,文人地位较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常常关注离别和归途的主题。
- 地域特色:四川成都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的地方,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风情。因此,诗人在创作时往往会将当地的特色融入其中。
- 历史评价
- 卢纶的版本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 李端的版本虽然没有像卢纶那样广为流传,但其诗歌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他的创作风格独特,语言优美,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