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腊月皆在蛰,吾独何乃劳其形。
小大无由知天命,但怪守道不得宁。
老母妻子一挥手,涕下便作千里行。
自顾不及遭霜叶,旦夕保得同飘零。
达生何足云,偶然苦乐经其身。
古来尧孔与桀蹠,善恶何补如今人。

【注释】

虫豸:比喻微不足道的人。

蛰:藏伏在土里,冬天不活动叫蛰伏,比喻隐居。

何:疑问词。

小大:大小,指地位或能力的不同。

知天命:认识天命,即顺从命运的安排。

老母妻子:母亲和妻子。挥手:挥手告别。一挥手:形容离别时的动作。涕下:眼泪流下来。便:就。作:变成。千里行:形容走得很远很远。

自顾:自我照顾。不及:比不上,赶不上。遭霜叶:被霜打过的叶子。旦夕:早晚。飘零:像风中落叶那样四处漂泊。

达生:通达生命的道理。苦乐经其身:困苦与欢乐都是自己亲身体验过。苦乐,痛苦与快乐。经,参与,经历。

古来:自古以来,指历史上。尧孔:尧舜孔子,古代贤明君主和儒家学者。桀蹠:夏桀、跖,古代暴虐无道的君主。善恶:好与坏,善与恶。补如今人:对现今的人有什么益处?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在世无为而逍遥自在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正是魏晋时期道家思想的典型体现。

首联是说自己虽处乱世,但并不感到苦恼,因为“吾独何乃劳其形”,我是何必要费尽心机去求仕呢?我之所以不仕于乱世,是因为“小大无由知天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超脱,以及他的人生哲学。他认为,一个人只要顺应自然,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就是他的人生观。因此,他宁愿选择隐居,也不愿屈从于统治者的淫威之下,成为他们的工具。

颔联写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过于追求名利,就会失去内心的安宁。所以,他宁愿守着一份平淡的生活,也不愿为了名利而奔波劳碌。这里的“守道不得宁”就是诗人所追求的生活状态。他认为,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生命的真谛。这种思想,正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所在。

颈联是诗人对自己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的抒发。他认为,虽然自己已经离开了他们一段时间,但他们还是值得他去怀念的。这里的“涕下便作千里行”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深情厚意;而“旦夕保得同飘零”则表明,他坚信自己终将和他们一起度过人生的风雨。

尾联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之词。他认为,即使是像尧舜孔子这样的贤明君主,也无法改变社会现实,更不用说那些暴虐无道的君主了。所以,他认为,与其追求功名利禄,不如安于现状,享受生活的乐趣。这里的“达生”就是指这种生活状态。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生活状态,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思想,正是道家思想的典型体现。

这首诗是一首表现诗人在世无为而逍遥自在的诗。它通过对个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