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
汉武玉堂人岂在,石家金谷水空流。
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
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注释和提示筛选出与诗歌有关的信息,再结合整首诗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译文:细推古今事,令人不胜悲伤。尊贵之人与卑贱之人最后都归为尘土,同葬于一丘。汉武当年在玉堂的人现在哪里去了,石崇家金谷园中的流水也早已消失无踪了。时间从早晨又到了黄昏,草木一年四季轮回生长,世事变迁,人世沧桑,一切都没有改变。闲适无事的事情,与岁月俱往,不如暂且沉醉在这乡间山水之中,享受这一份宁静吧!

赏析:

这是一首感慨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诗。诗中“今古”“光阴”等词语,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贵贱同归土一丘”,意谓无论贵贱,最终都要归于尘土,这既是对生死轮回的一种认识,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感叹。“贵贱”是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同归”则表明这种等级制度下的社会现象是普遍的,不可避免的,因此,“同归”二字,不仅指代了死亡这一终极归宿,更隐含了对生命短暂性的体恤。“一丘”即墓穴,古人认为死后埋葬于一丘之地,是极平常不过的事。这里,“一丘”一词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它既指代了坟墓,也暗示了人生如蝼蚁,终将归于尘土。

颔联紧承颈联而来。“汉武玉堂人岂在”,以汉武帝刘彻为例,来说明即使是尊贵至极的人,也会随时间消逝,不复存在。“石家金谷水空流”,用石崇家的金谷园(位于今北京市西直门外)的水流已经干涸来暗喻富贵荣华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汉武”“石家”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富贵人家,他们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无论是谁,都无法抗拒时间的侵蚀,终将化为乌有。“汉武”之“玉堂”,原为帝王居处,此处泛指宫廷;“石家金谷”,原为富豪之家,此处指代石崇家。“水空流”,意为泉水不再流动,比喻富贵荣华已成过去。

“光阴自旦又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这是由物及人,由外及内的思考过程。“光阴”在这里指的是时光,它如同昼夜交替一样不断流逝。“草木”则是指自然界的万物,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成长、衰败、凋零。“自旦又将暮”,意味着太阳刚刚升起,又即将落下;“又到秋”,则暗示着春天刚刚过去,秋天又将来临。这里的“又”字,既强调了时间流逝的迅速,也暗示了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的无奈。

“闲事与时俱不了”,意为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像流水一般永远无法停止。这里的“闲事”,指的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与时俱不了”,则是说这些闲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殆尽。“且将身暂醉乡游”,则是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一种超脱态度。他宁愿暂时沉浸在乡间的山水之中,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也不去理会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这里的“醉乡”,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化的、远离尘嚣的境界。“暂”,表示短暂的意思;“将身”,即把身心托付给;“游”,则是游历、漫游的意思。整个诗句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追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这首诗以今古之事为引子,通过对比古今人物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感受。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认识。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