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驿路马蹄香,晓起行春到夕阳。
三月莺啼花柳寺,几家人住水云乡。
名山不用问樵字,清世何须忧庙廊。
且脱纶巾随洞客,紫箫吹月夜天凉。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游雁荡:
-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春季的旅行,诗中“游雁荡”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或风景区。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北部,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以山水风光著称。
- 东风驿路马蹄香:
- “东风驿路”可能指的是通往雁荡山的路途。“马蹄香”形容旅途中的马奔跑在驿路上时,散发出的芳香。
- 晓起行春到夕阳:
- “晓起”表示清晨起床,“行春”即外出赏春,“夕阳”暗示了傍晚时分。整个诗句传达了一种早起赏花,直至日落的行程安排。
- 三月莺啼花柳寺:
- “三月莺啼”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莺鸟的叫声清脆悦耳,而“花柳寺”则可能是一处寺庙的名字,春天时寺庙周围花朵盛开,柳树吐绿,非常美丽。
- 几家人住水云乡:
- “水云乡”可能是指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有清澈的溪流、云雾缭绕的山峦,适合人们居住游玩。这里提到有人家居住,说明这是一个适合休憩、生活的地方。
- 名山不用问樵字,清世何须忧庙廊:
- “名山”指著名的山,“不用问樵字”意指无需询问山上是否有樵夫砍柴的声音,因为山林自然之声已足够让人心旷神怡。“清世”意味着太平盛世,不必忧虑国事。整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心灵平和的生活哲学。
- 且脱纶巾随洞客,紫箫吹月夜天凉:
- “纶巾”是古代文人雅士常戴的一种头巾,这里可能是指放下世俗的束缚,轻松自在地游览山水。“紫箫吹月夜天凉”则描绘了一个凉爽的夜晚,月光下紫萧悠扬,营造出一幅静谧美丽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内心的愉悦之情。
译文:
东风驿路马蹄香,晓起行春到夕阳。
三月莺啼花柳寺,几家人住水云乡。
名山不用问樵字,清世何须忧庙廊。
且脱纶巾随洞客,紫箫吹月夜天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季的旅行经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旅途中欣赏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