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标胜境,神府枕通川。
玉殿斜连汉,金堂迥架烟。
断风疏晚竹,流水切危弦。
别有青门外,空怀玄圃仙。

【解析】

此为咏灵峰观的七律诗,首联写灵峰观的地理位置及景观特点;颔联写灵峰观的雄伟建筑;颈联写灵峰观周围优美的自然风光;尾联写观内幽静的仙家生活。全诗对灵峰观的景物描写十分传神,尤其是对晚景的描绘更是生动。

【答案】

译文:

灵峰标胜境,神府枕通川。

玉殿斜连汉,金堂迥架烟。

断风疏晚竹,流水切危弦。

别有青门外,空怀玄圃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灵峰观的七律诗。灵峰观坐落在灵岩山巅,东望钱塘江口,北依九曜峰,西临天柱峰,南接法喜寺。“灵峰”二字,既形容其高耸入云,也形容其秀丽壮观。“标胜境”,点出灵峰观所在的位置,并突出灵峰观在诸名胜中的优越地位。

第二韵写灵峰观的雄伟建筑,“神府枕通川。”灵峰观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叫神府。而它又座落在通江达海的大川之上,因此称神府枕通川。

第三韵写灵峰观周围的自然景观。“玉殿斜连汉”,灵峰观前有一座玉皇阁,相传是玉皇大帝驻跸之所,故名玉殿。“金堂迥架烟”,指灵峰观内的主殿,建在山顶,故又名金堂。主殿两旁还有两座配殿,也是用黄金砌成的,故称金堂。“金”“玉”二字,既形容了主殿、配殿的富丽堂皇,也表现了其与灵峰之峻拔相得益彰的气势。

第四韵写晚景。“断风疏晚竹”,傍晚时分,清风徐来,竹林中传来阵阵清风之声,使人心醉。“流水切危弦”,夜幕降临,江水潺潺,仿佛琴弦被切割一般,使人心神俱醉。

第五韵写观内的生活。“别有青门外,空怀玄圃仙。”“青门”,泛指城门,这里代指灵峰观的大门。传说黄帝曾在此炼丹求道,所以又称黄帝宫。《史记·封禅书》载:“自黄帝升遐之后,天下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甚忧之。于是巡狩五岳,祠名山大川……登于明堂泰山,受风雨焉。立明堂于虫室,神明其教焉……”《后汉书·祭祀志》载:“黄帝时有方士栾大的弟子苏乐者,学黄帝之言,得仙道。”《史记·封禅书》又载:“太帝(即黄帝)曰:‘余闻广成子者,黄帝师也,吾将以游乎青云之际,食乎太和之元。’高力士脱簪珥请如黄帝求之。帝曰:‘黄帝神人,已登归云台矣,吾以将去,愿令汝好思。”这些记载表明黄帝宫是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而黄帝宫又位于灵岩山下,故诗人以为灵岩山就是玄圃仙境,因而产生向往之情。“空怀玄圃仙”,正是表达了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