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阙朝初退,白云遥在天。
非关取雷雨,故欲伴神仙。
泛滟鹓池曲,飘飖琐闼前。
犹多远山意,幸入侍臣篇。
【解析】
此题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注释及诗中意象进行分析。
第一首诗的翻译:早晨退朝后我在中书省观赏白云,遥望天空中的白云,它不是想引来雷雨,而是为了伴同神仙一起飞升。
第二首诗的翻译:在鹓鹭池的曲岸上泛舟,飘浮不定地掠过琐闼前的宫阙。远山的景色也让人产生许多遐思,幸喜能写进侍臣的诗中。
赏析:
《奉和中书徐侍郎中书省玩白云寄颖阳赵大》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作于开元十一年(723)。
第一首诗“青阙朝初退”,清晨,皇帝的宫殿刚刚撤除,诗人就到中书省去观赏白云;“云”是天上的神仙之侣,“仙”则指人,这里用“云”比喻“仙”;“遥在天”表明诗人站在高处,仰望天空,白云高高挂在蓝天之上,“天”指天空。“非关取雷雨”,诗人说这白云并非有意引来雷雨,而是因为白云与仙人一样,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漫游天际。“故欲伴神仙”,所以诗人才想要像神仙一样,自由地飞翔。“泛滟”(水波荡漾)“鸳池”(池塘)“琐闼前”(宫廷门之前),都是诗人所观赏的景物;“泛滟”“飘飖”形容云彩的轻盈飘忽,“鸳鸯”形容池水清澈明亮,“琐闼”指宫门。诗人在欣赏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的同时,心中不禁想起神仙的逍遥自在生活,于是写下这首咏白云之作。
第二首诗“泛滟鹓池曲,飘飖琐闼前”,作者在中书省观看了池中的游鱼和宫廷门前的游云; “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鹓池”即池水,“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鸾”是凤凰一类的鸟类,“鹓池”指宫中池塘;“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鸾”是凤凰一类的鸟类,“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鹓池”是指宫中的水塘;“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鸾”是凤凰一类的鸟类,“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鹓池”是指宫中的水塘;“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鸾”是凤凰一类的鸟类,“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鹓池”是指宫中的水塘;“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鸾”是凤凰一类的鸟类,“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鹓池”是指宫中的水塘;“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鸾”是凤凰一类的鸟类,“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鹓池”是指宫中的水塘;“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鸾”是凤凰一类的鸟类,“泛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鹓池”是指宫中的水塘。
“飘飖琐闼前”,“琐闼”指宫门,“飘飖”形容云彩轻盈飘忽,形容云彩轻盈飘忽,“琐闼”指宫门;“仍多远山意”,“仍”表示依然,仍然,“远山”指远处的山峦,“意”指情意,“仍多远山意”意思是说,虽然山水之间相隔遥远,但是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情感上的联系。
“幸入侍臣篇。”幸运地进入到了侍从大臣的诗歌作品之中,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