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士名难避,风流学济颠。
礼罗加璧至,荐鹗与云连。
尘世休飞锡,松林且枕泉。
近闻离讲席,听雨半山眠。
诗句释义与赏析:
德士名难避,风流学济颠。
- 关键词: “德士”、”风流”、”学济颠”
- 注释: 德士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风流指才华横溢,多才多艺;学济颠意味着有卓越的学问,能够解决困难问题。整句表达的是作者在追求学识和道德方面的不懈追求。
- 赏析: 诗人自诩为有德之士,同时也追求学问上的卓越,希望能够通过学问济世救人,摆脱困境。
礼罗加璧至,荐鹗与云连。
- 关键词: “礼罗”、”加璧”、”荐鹗”
- 注释: 礼罗可能是指礼节或礼仪的罗列;加璧是比喻,意指给予厚礼;荐鹗则是推荐人才,这里可能是说向朝廷推荐贤能。整个句子描绘了一幅尊敬师长、重视人才的景象。
- 赏析: 诗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溢于言表,不仅在学业上得到老师指导,更在品德修养上受到熏陶,体现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
尘世休飞锡,松林且枕泉。
- 关键词: “尘世”、”飞锡”(锡杖)、”枕泉”
- 注释: 尘世指人世间;飞锡是指僧侣行走时携带的锡杖,也用来象征超脱世俗;枕泉意指在山林中休息。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纷扰,寻求心灵的宁静。
- 赏析: 诗人向往的是一种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隐逸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近闻离讲席,听雨半山眠。
- 关键词: “近闻”、”离讲席”、”听雨”
- 注释: 近闻表示最近听到的消息或听闻;离讲席可能是指离开讲台、放下教鞭;听雨是形容在山林中静听雨声,享受自然之美。这句表达了诗人在获得某种启示或领悟后,选择在山中隐居修行,以聆听自然之声作为修行的方式。
- 赏析: 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转变,即从追求名利转向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