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书归阙下,祖帐出湘东。
满座他乡别,何年此会同。
藉芳怜岸草,闻笛怨江风。
且莫乘流去,心期在醉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作答此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全诗,逐句进行推敲,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诗中注释的提示,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长沙 送梁副端归京
①奏书:向朝廷上书。阙下:京城长安。奏书即指上奏皇帝。
②祖帐:设宴饯别。湘东:在湖南东部,这里代指长沙。
③满座:在座的人很多。他乡:指梁副端离开家乡。何年:什么时候。此会:这次分别后何时再相聚?
④藉芳怜岸草:凭藉着美好的芳香怜悯着岸边的青草。怜:爱惜,怜悯。岸草:岸边的青草。
⑤闻笛怨江风:听到笛声而感到怨恨江上的秋风。闻笛:听到笛声。怨:感到怨恨。江风:指江水和江上的风。
⑥且莫乘流去:暂且不要随着流水远行。乘流:顺着水流。这里指随江水漂流而去。
⑦心期:心愿,期望。醉中:酒醉之中。
【答案】
①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②首联点明地点、人物、时间;颔联写离别之情,颈联抒发思乡之苦;末联劝勉对方,希望其能实现心愿。
③“满座”“他乡”突出了离别的氛围。“何年”与“借芳怜岸草”“闻笛怨江风”呼应,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伤感。“且莫”与“心期”呼应,表明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④“借芳怜岸草”,用“岸草”比喻自己思念故土的心情;“闻笛怨江风”以“江风”象征飘零之感,表现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梁副端回京时写的一首赠别诗。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富有韵味。首联点明地点、人物、时间,颔联写离别之情,颈联抒怀思之苦,末联劝勉对方,并表达自己的心愿。“满座”一词既突出了离别的氛围,又渲染了悲凄的气氛,使读者能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痛苦;“何年”与“借芳怜岸草”呼应,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伤感;“且莫”与“心期”呼应,表明了作者惜别之情;“岸草”与“江风”都象征了漂泊,表现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
译文:
奏书上朝请皇帝听,祖道相送到湘水东边。
满座之人都是故人,何日才能再和你相见?
借花容来怜惜这岸边的野草,听到笛声就怨恨那江上的风。
暂且不要随着流水远行,愿你的心愿能在醉梦中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