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馀。
浮丘处处留丹灶,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解析】
本诗为一首题画诗,写诗人登黄山所见的景物。首句“望黄山诸峰”点出题旨。次句“峰峰寒列簇芙蕖”,形容山峰之高耸入云,用“寒列簇芙蘤”比喻其高,形象生动而新颖;三、四两句写“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馀”。“峭拔”指险峻陡峭,形容山峰之高;“三十六”、“一千馀”是虚数,形容山之多。五、六两句中“浮丘”、“黄帝”、“丹灶”和“玉书”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处。末句“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以“最高顶”来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鸾鹤五云车”来表示自己要像仙人一样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愿望,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全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答案】
译文:看那黄山上各座山峰,一座比一座更显得高峻挺拔,就像一群群芙蓉在风中摇曳(一作“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之秀也比不上这黄山之胜。
峻拔的黄山虽然只有三十六峰,但错落参差的山峰却有一千零一十一座之多。
在浮丘上处处留有炼丹灶,黄帝的陵墓层层隐伏着玉书。
最后终于登上了最高的山顶,就乘着五色祥云般的云车,跟随着神鸟鸾和仙鹤飞去。(《登黄山》)
赏析:
此诗写诗人登山时所见景色和感受。前二句写山势之高,用“寒列簇芙蕖”比喻山峰之高;后二句写山多,用“三十六”、“一千馀”形容山峰之多。三、四句写山顶之上的仙境。第五、六句写登至最高峰时的愉快心情,并幻想自己能够像神仙一样自由地遨游。最后两句想象自己能乘云驾鹤,与神鸟同飞。整首诗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之美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