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泰亲承候,阳和始发生。
律移□孟月,斗建守寅行。
君子心乾惕,阴阳顺节萌。
三旬终出户,捣治再还烹。

《火记歌并序 其三》是唐代诗人韩蕴中的作品,此诗描绘了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以及人类在这其中应如何自处的主题。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道泰亲承候,阳和始发生:这里的“道泰”意味着宇宙间万事万物遵循的正道,而“承候”则是指接受天时。阳气开始萌发,万物复苏,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2. 律移孟月,斗建守寅行:这里的“律”指的是历法,“孟月”指的是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的正月。而“斗建”指的是北斗七星的位置,“寅行”则是指寅年的运行。这里描述的是春季时节,北斗星开始在天空中出现,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3. 君子心乾惕,阴阳顺节萌:这里的“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心中充满警惕,对待事物既谨慎又积极,能够顺应阴阳的变化,从而在世间立足。
  4. 三旬终出户,捣治再还烹:“三旬”指的是三十天,“出户”表示走出家门。这里描述的是从冬至到春分这段时间,人们开始出门活动,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韩蕴中的《火记歌并序·其三》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展现了古人对于天地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敬畏之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韩蕴中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应当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在世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