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始才阳发,循环顺节移。
龙潜腾未得,虎伏叫声希。
二气相方会,三花兆启期。
火盈临九数,亏折却来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诗题“火记歌并序”,表明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火的生成、变化过程,表达了对事物循环往复、盛衰兴替规律的深刻感悟。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复始才阳发,循环顺节移。
火从地中来,阳气开始升发。
龙潜腾未得,虎伏叫声希。
龙和虎都是动物,它们潜伏在地下时,声音稀少。
二气相方会,三花兆启期。
阴阳两种力量相遇,天地间出现了祥瑞之兆。
火盈临九数,亏折却来归。
火势旺盛,达到了九次盈满;然而一旦亏缺,又会回到原点。
注释:
- 复始:指万物重新开始,这里指的是季节的更迭。
- 阳发:阳气开始上升。
- 龙潜腾:龙潜伏于地下。
- 虎伏:虎潜伏在地下,声音少,形容隐蔽或隐藏的状态。
- 二气:指阴阳两种力量。
- 方会:恰好相遇。
- 三花:这里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
- 兆启:预示着某种征兆或预兆的来临。
- 盈满:形容事物达到最高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火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火从地下升起,阳气开始升发,预示着万物复苏的季节即将到来。而龙和虎则象征着隐秘的力量,它们的潜伏预示着某种未知的变化。当阴阳两股力量相遇之时,天地间的祥瑞之兆便显现出来,预示着繁荣昌盛的到来。然而,火势旺盛之时,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走向衰败,最终归于沉寂。诗人以火为引子,寓意深远,表达了对事物循环往复、盛衰兴替规律的深刻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变化的敏感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