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祗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晚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谁把春天的气息带走了?那些娇嫩的绿叶和盛开的花朵如今已经消失大半。
榆荚只能随风飘散,像柳絮一样在空旷的园中乱舞。
慢绿妖红半不存,这里的“慢”指的是植物生长缓慢,而“妖红”指的是鲜艳如火的花朵。”半不存”表示这些美丽的事物已经消失大半。
榆荚只能随风飘散,像柳絮一样在空旷的园中乱舞。这里的“榆荚”是榆树的果实,通常在春天开放时会结出小小的果荚,而在秋天则会脱落,被风吹走。
榆荚只能随风飘散,像柳絮一样在空旷的园中乱舞。这里的“随柳絮”形容榆荚随风飘散的情景,就像柳絮被风带动四处飞舞。
等闲撩乱走空园,榆荚随风飘散,仿佛在毫无目的地扰乱着这个空荡荡的园林。这里用“等闲”来形容榆荚随风飘荡的行为,似乎它们并不需要特别的理由或目的,只是随意地、无目的地移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自然界的变化。首句“谁收春色将归去”,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似乎有一种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带走了春天的美丽。随后两句“慢绿妖红半不存”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如何迅速地消退,只留下了残存的痕迹。
接下来的两句“榆荚祗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则具体描绘了榆荚随风飘散的情景。榆荚被比作柳絮,随风飘荡,给人一种轻盈而自由的感觉。同时,“等闲撩乱走空园”也表达了榆荚在没有目的地乱飞的状态,增加了一丝无序和自然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述,表现了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无常,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春天逝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