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楼台绝胜宜春苑,灯火还同不夜城。
正睹人间朝市乐,忽闻天上管弦声。
酺来万舞群臣醉,喜戴千年圣主明。
【注释】
东岳:泰山。封回:封禅。洛京:洛阳。西墉:洛阳城西部的城垣,即明堂。通晚会公卿:指朝廷大臣聚集在明堂欢宴。
楼台绝胜宜春苑:意思是说洛阳城中的楼阁台榭胜过了洛阳城外的宜春苑。灯火还同不夜城:意思是说洛阳城里的灯火辉煌,和长安城内一样繁华。
正睹人间朝市乐:意思是说正当人们享受着盛世的快乐时。忽闻天上管弦声:意思是说忽然听到了天上传来的音乐声。
酺来万舞群臣醉:意思是说宴会上举行了大量的舞蹈表演,使群臣们都陶醉其中。喜戴千年圣主明:意思是说高兴地戴上了千年以来贤君的圣德光辉。
【赏析】
此诗是元代诗人许有壬为庆祝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于至元八年(1271年)九月在开平府举行的一次盛大酒会而作。诗中赞美了开平府的繁荣景象和元世祖统治下的盛世局面。全诗以“乐”字统摄全篇,描绘了一幅盛筵歌舞、万乐齐奏、天下太平的欢乐图。
开头两句写宴会的场面。首句点出地点,说明宴会在开平府,次句点出时间,说明宴会是在开平府即位后的第一次大典上举行的。三、四句写宴会的场所。“楼台绝胜宜春苑,灯火还同不夜城”,意谓这里的楼台之胜,可以与洛阳的宜春苑媲美;这里的灯火之盛,可以与长安的不夜城比肩。这两句不仅突出了开平府的繁华富丽,更表现了宴会上万乐齐奏的欢乐气氛。
五、六句写宴会上的歌舞。“正睹人间朝市乐,忽闻天上管弦声”,意谓正当人们在这里享受着人间的欢乐时,忽然听到了天上传来的音乐声。这一联把宴会场面写得更为热闹,更加富有情趣,它既写出了人间的欢乐,又写出了天界的和谐,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宴会的盛况。
最后两句写宴会的结束。“酺来万舞群臣醉,喜戴千年圣主明”,意谓随着宴会的结束,成千上万的人起舞欢呼,都沉醉在这欢乐之中。而皇帝则非常高兴地说:“这是我千年来的圣德。”这两句既是对宴会的总结,又是对皇帝的颂扬,充分表现出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皇帝的思想感情。
此诗在艺术构思上很有特点。首先,诗人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刻画。开头两句先从地点、时间两方面入手;中间两联则从楼台之胜和灯火之盛方面加以描写;最后两句则从宴会的场面和歌舞表演方面加以渲染。这种由总到分、由表及里的写法,使得全诗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其次,诗人善于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忽闻天上管弦声”一句,既表现了宴会的热闹非凡,又表达了人们对皇帝的爱戴之情。此外,此诗还采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如“楼台绝胜宜春苑”、“灯火还同不夜城”,就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而“正睹人间朝市乐”、“喜戴千年圣主明”,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此诗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