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脉脉锦城开,追饯年年往复回。
秪道歌谣迎半刺,徒闻礼数揖中台。
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
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来。
【注释】
双流脉脉:指锦江,成都名胜,有两江并流之势。锦城:即成都。
追饯:送别。
半刺:官名,指刺史、县令。
礼数:礼节和规定。
岐路:分岔路口。
奏最:入仕。掖垣:宫殿门的两旁廊檐,皇帝所居之处,此处泛指朝廷。
【赏析】
此诗为送别诗。诗人在送别之际,感慨自己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首句“双流脉脉锦城开”,写锦城(成都)之水,双流宛转,如人含情脉脉。锦城乃蜀郡之别称,成都为古蜀王建都之地,故称锦城。诗人以双流比喻锦城水流的绵长和婉转,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次句“追饯年年往复回”则写两人之间的友情。每年春天,诗人都会送别友人远行,而友人也总会在春天返回。诗人感叹岁月流转,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永存。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表达了他对两人友谊的珍视。
第三句“祗道歌谣迎半刺”,写友人即将离去时的情景。诗人感叹,自己只能在送别之时,用歌声和歌谣来迎接友人。这里的“半刺”是唐代官职名称,指刺史或县令。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和不舍之情。
接下来四句“徒闻礼数揖中台”,“礼数”和“中台”都是古代官职名称,这里借代诗人自己的官职。诗人感叹,自己只能通过礼数之仪式,向中台(皇宫)的官员表示敬意。这里的“礼数”既指对官场的规矩和礼仪,也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挣扎。
最后两句“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则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诗人感叹,黄莺在春日里欢快地歌唱,但随着春光的流逝,它们的声音也随之消逝;斑马在草原上长嘶着,仿佛在催促着人们抓紧时间。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也寄托了他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和期待。
全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送别之际的温馨和感伤,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