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层台耸金碧,绝顶摩净绿。
下界诚可悲,南朝纷在目。
焚香入古殿,待月出深竹。
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
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
清论松枝低,闲吟茗花熟。
一生如土梗,万虑相桎梏。
永愿事潜师,穷年此栖宿。

【注释】摄山:指栖霞寺所在地。标胜:以胜景著称。暇日:空闲的日子。谐想瞩:随意眺望。缭绕:缠绕曲折。云岩:指岩石上生长的云雾。回树杪:回旋于树梢。人远:人迹稀少。地深:山势深幽。兰桂馥:兰花香气扑鼻。金碧:金光闪耀,色彩绚丽。摩净绿:摩挲着洁净的绿色。下界:指下面的境界。诚可悲:实在是可悲。南朝:指南朝陈、陈叔宝等。纷在目:纷繁地展现在眼前。焚香:点香。古殿:古老的殿堂。待月出:等待月亮出来。天籁:指自然界的声音。宗雷:作者的朋友。偃放:安闲自在。清:清新。宗雷与作者相遇:朋友间相聚畅叙友情。宗雷与作者同游栖霞寺:一同游览栖霞寺。从所欲:随心所欲。清论松枝低:轻松愉快的谈话声。闲吟茗花熟:闲谈品茶时花香四溢,沁人心脾。万虑相桎梏:万千思绪被束缚。潜师:隐居修行的人。事潜师:从事隐居修行的生活。穷年此栖宿:终年居住在这里。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与其朋友宗雷同游栖霞寺并夜宿上方于亮上人家中所作。诗中写栖霞寺环境之优美,夜色之幽静,生活之惬意,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首联“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开篇即点明栖霞寺的地理位置,并以“摄山标胜绝”形容其自然景观之美妙,为后文描写景色做了铺垫。同时,“暇日谐想瞩”也表明诗人在闲暇之余,常常来此游览,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颔联“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具体描绘了栖霞寺内松林深处和环绕的云石岩洞,展现了寺庙的幽深与神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之中。

颈联“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进一步描述了栖霞寺的建筑特点,以及其中的佛像雕刻,都充满了古朴典雅的气息。这些细节描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为整个作品增添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尾联“下界诚可悲,南朝纷在目”,则是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他看到了历史的变迁,感受到了时代的沧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

诗人通过“焚香入古殿,待月出深竹”等诗句,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他邀请宗雷一同进入古殿,欣赏月光洒在竹林中的美景,这种美好的氛围使得诗人与宗雷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窗口,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