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日暮寻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
竹里闲窗不见人,门前旧路生青草。
【注释】
江村:指江南一带的农村。遗老:指年老的遗民、隐士。横:纵横。浩浩:水波广阔。闲:幽静。不见人:没有人在家。生青草:长出青草。
【译文】
战乱后,我来到江南的村落,日暮时去拜访一位年老的隐士,只见江水东流,波涛汹涌。走进竹林深处,只见窗子空无一人;门前旧路已长满青草。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乱后重游江南乡村的情景。诗中“寻遗老”三字,点明诗人此行的目的,即访旧友,与遗民共话国事。首联“江村日暮寻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两句,是此诗的颈联和颔联。诗人在江边寻找年迈的朋友遗老,但见江水东流,浩浩荡荡,没有找到友人。颔联“竹里闲窗不见人,门前旧路生青草”是尾联,写诗人失望之余的所见所感。
全诗意在描绘一幅江南乡村图,抒发对故国的怀念及亡国之痛。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词人。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诗文名世,尤工于词,其词多感慨时政,反映人民疾苦之作。风格豪放沉雄,与辛弃疾、陈亮并称为“辛刘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关键字词的把握能力以及诗词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读懂诗歌内容,把握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理解诗人的思想观点。同时注意结合写作背景,了解诗歌的相关知识。考生需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本题要求考生对诗的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评价,答题时先指出诗句的意思,再分析其情感态度、艺术手法等,注意不要只简单地回答问题。如“江村日暮寻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这一句的意思是:黄昏时分,我来到江南的村落,去寻找年迈的友人遗老,只见江水滚滚东流。这是全诗的第一句,起兴作用。诗人来到这个村落,是为了探访他的友人——这位被金兵俘虏过、后来逃难到江南隐居的遗老。
颔联“竹里闲窗不见人,门前旧路生青草”,意思是:在竹林深处看到窗户里空无一人;院子里的小路又长满了青草。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江村所见的景象:一片荒凉。
最后两句“寻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闲窗竹里无人见,青草门前路自生”的意思是:寻觅年迈的友人,江水向东流去,宽阔无际;竹子丛中闲寂的窗户里看不见人;院子里的小路长满了青草。
尾联“闲窗竹里无人见,青草门前路自生”两句,是全诗的结语。诗人来到这个村落,是为了探访他的那位朋友。可是,他看到的却是:在竹林深处看到窗户里空无一人;院子里的小路长满了青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国的无限哀伤。
【答案】
江村日暮求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
竹里闲窗人不见,门前旧路生青草。
寻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
竹里闲窗人不见,门前旧路生青草。(《江村》其一)
赏析:
此诗为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所作,作于诗人罢官归乡之后。
诗人在诗中通过描写自己寻访友人遗老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前四句写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诗人来到江南的村落寻访一位年迈的遗老,却只见到江水滔滔而东流,不见遗老的身影。这不禁使诗人感到惆怅不已。
接下来四句写诗人在村落中的所见。他走进了竹林深处,只见窗子里空无一人,只有那扇窗子透出了一缕缕青翠的竹影。他走出屋子,只见院子里的小路长满了青草,已经无人行走过了。这两句诗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在江村中见到的景象。诗人在竹林深处看到窗户里空无一人;在院子中看到小路长满了青草。这些景象都让诗人感到无比凄凉。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江村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自己对亡国的无尽哀伤和无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