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
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
注释
- 荆溪:即长水,又称荆谷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北,西北流,经长安县东南入灞水。
- 葛洪:东晋时期的道教学者,其丹井为传说中的炼丹之所,位于今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麻陂镇境内。
- 子规(zǐqí):又名杜鹃,属于鸟类,以其昼夜不停鸣叫的特性著称,常作为离别与思念的象征。
赏析
此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首句“野人爱向山中宿”,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接着,“况在葛洪丹井西”,点明了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既在山中,又在葛洪丹井之西,进一步凸显了山中的独特魅力。
次句“庭前有个长松树”,用特写镜头勾勒出山中一景,松树挺拔,显得生机勃勃。然而,“夜半子规来上啼”,又以全景的方式展现了山中的夜幕降临时分,子规鸟的啼叫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中,为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孤独、思乡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