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境不夺人,寻言何处真?
问禅禅是妄,究理理非亲。
日照寒光澹,山摇翠色新。
直饶玄会得,恬似眼中尘。

【注释】

颂其二:夺境不夺人,寻言何处真?问禅禅是妄,究理理非亲。日照寒光澹,山摇翠色新。直饶玄会得,恬似眼中尘。

【译文】
夺取世俗的纷扰,却无法取代人的真情实感;
寻找言说中的真理,却无法找到它的真正所在。
禅宗追求的是空灵境界,然而这并非真实的存在;
探求哲理,但与真实的事物并无关联。
当阳光照耀大地时,万物都显得更加清新淡雅;
山峰在风雨中摇曳,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纵然是领悟了佛教的精髓,也无法摆脱世俗的纠缠;
就像眼中的尘埃,虽然可以清除,却不能轻易除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思想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虽然禅宗追求的是超越世俗的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真实的存在。禅宗强调的是“夺境不夺人”,意即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而不是物质上的占有。因此,诗人认为禅宗并不是真正的真实存在。

诗人还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这种观点。他认为,禅宗追求的是空灵境界,但这种境界并非真实的存在。因为禅宗强调“寻言何处真”,即寻找言说中的真理,但无法找到它的真正所在。这是因为禅宗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游戏,它通过言语来表达禅宗的空灵境界,但这种表达本身也是虚构的。因此,诗人认为禅宗并非真实的存在。

诗人也指出了禅宗的另一面。尽管禅宗强调的是空灵境界,但这并不代表它与真实无关。相反,禅宗通过观察自然、体验人生来寻求真理,这与真实存在是相通的。因此,诗人认为禅宗并非真正的真实存在。

诗人对禅宗进行了总结性的评论。他认为,即使领悟了佛教的精髓,也无法摆脱世俗的纠缠。这是因为禅宗追求的是超越世俗的境界,但这种境界并非真正的存在。同时,即使能够清除眼中的尘埃,也不能轻易除去。这是因为红尘世界是无法摆脱的,而禅宗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这首诗通过对比禅宗与真实存在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性看法。诗人认为禅宗并非真正的真实存在,而是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