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荒郊满目愁,伊人何罪死林丘。
风号古木悲长在,雨湿寒莎泪暗流。
莫道文章为众嫉,只应轻薄是身雠。
不缘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鹦鹉洲。
【注释】
过平戎谷吊胡翙:经过平戎谷去吊唁胡翙。平戎谷,地名。唐时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北。胡翙,不详其人。
立马荒郊满目愁:站在荒凉的郊野上,看到眼前的景象而感到忧愁。
伊人何罪死林丘:你有什么罪,竟被杀死在山林之中。伊人,指胡翙,因胡翙是古代诗人,故称之。
风号古木悲长在:狂风呼啸着吹动着苍老的树木,它们悲伤地鸣叫着,永远地存在着。
雨湿寒莎泪暗流:细雨沾湿了寒冷的莎草,它默默地流淌着眼泪。
莫道文章为众嫉,只应轻薄是身仇:不要以为写文章的人会受到众人的嫉妒,只是因为他太轻薄,才会招来别人的仇恨。
不缘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鹦鹉洲:不是因为我的灵魂寄托在孤山上,而是这里可以称得上是“鹦鹉洲”。
【赏析】
《过平戎谷吊胡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之一。此篇以哀挽友人胡翙起兴,借悼念友人之不幸而抒发自己遭谗被贬、忧心忡忡的苦闷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政治黑暗、社会不平的不满和愤怒之情。
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议论抒情。第一句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主题,点明题旨。“立马荒郊”,点出地点;“满目愁”,点出时间;“伊人何罪”,直抒胸臆;“死林丘”,说明死亡的原因。第二三两句承上而来,由对友人的悼念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愤懑。“风号古木”、“雨湿寒莎”,形象生动,渲染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这两句既是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具体描述,又是对自己被诬陷、遭贬谪境遇的隐喻。第四五两句,由抒情转入议论。作者认为,写文章的人不应该遭受他人的嫉妒和仇恨,只是由于自己过于轻薄,才招致别人的仇恨。最后两句,再次回到友人身上,既点明悼念的对象,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要像鹦鹉洲一样,即使遭到排挤打击也不动摇,继续为国家效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沉郁顿挫,感情深沉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