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日无他念,孤清吏隐心。
竹声并雪碎,溪色共烟深。
数息闲凭几,缘情默寄琴。
谁知同寂寞,相与结知音。
【解析】
此为五律,共四句。
题厅壁:题写在厅堂墙壁上的诗。
永日无他念,孤清吏隐心:整天没有其他的念头,独自清闲如一个官吏。
竹声并雪碎,溪色共烟深:竹林的沙沙声响像是和雪一样碎裂,溪水的颜色和烟云一样深沉。
数息闲凭几,缘情默寄琴:静静地靠着桌子,默默地寄托情感于琴声。
谁知同寂寞,相与结知音:谁知道我们都是同样寂寞的人,相互成为知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任职期间写的。首联点明题壁之意。“永”字点出时间之长,“无”字写出心境之静。“孤清吏”,说明自己官小职微、孤单寂寞。“并”是动词,“雪”是名词,用拟人手法将雪比喻成声音。
颔联写耳听目观所见之景,突出其清幽之感。“竹声”“雪”是听觉形象,“溪色”“烟”是视觉形象,“并”是动词,“碎”是形容词,形容竹声、雪声交织在一起。
颈联写自己独处时的所思所感。“数息”,即数着呼吸的次数;“凭几”,就是靠着桌子。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希望摆脱烦闷的心境。
尾联抒发了作者对知己的珍视之情。“谁知”一词,道出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相与”,即互相。“结知音”,表明了诗人希望结交志同道合的知己,以排遣心中的苦闷之情。
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