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
一声来枕上,孤客在天涯。
木末风微动,窗前月渐斜。
暗牵诗思苦,不独落梅花。
诗句释义
- 长笛起谁家:描述了一个场景,有人在长笛中吹奏,可能是在邀请或召唤。
- 秋凉夜漏赊:秋天的夜晚,天气凉快,时间似乎过得很慢。这里的“漏”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即漏壶,而“赊”则表示时间过得慢。
- 一声来枕上,孤客在天涯:长笛的声音传到了我的枕头上,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他乡。这里的“孤客”指的是孤独的人,而“天涯”则表示距离遥远的地方。
- 木末风微动,窗前月渐斜:风吹过树木的末端,带动了树叶轻轻摇曳;月光从窗户照进来,渐渐变得斜斜的。这里的“木末”和“窗前”分别描述了物体的位置和视角。
- 暗牵诗思苦,不独落梅花:长笛的声音让我想起了诗中的意境,我感到痛苦和思念。这里的“诗思”指的是诗意的思绪,而“落梅花”则可能是指梅花凋零的景象。
译文
长笛声声唤谁家,秋夜凉风漏水多。
一声笛音入梦来,孤身游子心飘遥。
叶随风动木末处,残月斜挂窗前头。
笛声触动诗情苦,不是只落寒梅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旅夜图景。诗人通过长笛的声音,引发了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如“落叶归根”、“孤雁南飞”等,都传达出了深深的乡愁。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秋风”、“月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