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达难随众,从他俗所憎。
闲听九秋雨,远忆四明僧。
病后倦吟啸,贫来疏友朋。
寂寥元合道,未必是无能。
【注释】
闲居:闲居无事。言怀:抒发内心的情感。
未达难随众:指没有达到高官显爵的地位,难以与一般人同流合污。
从他俗所憎:随从世俗的人所不喜欢的。
闲听九秋雨:秋天下雨,闲暇无事时听听雨声。
远忆四明僧:远地思念家乡的僧人。四明,浙江东部地名,这里借代家乡。
病后倦吟啸:患病之后,厌倦了吟诗作赋。
贫来疏友朋:贫穷的时候,疏远了朋友。
寂寥元合道:寂寞清静,与道家的道理相符。
未必是无能:不一定没有才能。
【赏析】
这首七绝,以议论为主,夹杂有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对现实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全篇虽无豪放激烈的言辞,却有一种“浩然正气”。
首联两句,点出自己“闲居”的处境,也表明自己“未达”,不能与一般俗人同流合污。这种孤芳自赏、超然物外的态度,正是作者在政治失意后的一种精神状态。
颔联紧承上联写景,“九秋雨”即深秋之雨,其声凄楚;而诗人此时已身患重疾,心情十分悲苦。于是,他只好把满腔愁绪寄托在对远方的思念中。“远忆四明僧”,可见其心系故乡,思念故人。
颈联二句,则由景生情。诗人久卧病榻,心境更加烦闷,于是“懒于吟啸”;而且,由于经济拮据,连平日的好友也都疏远了他。
尾联二句,诗人笔锋一转,从个人处境写到人生哲学,表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寂寥元合道”,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能够保持内心的清静,就可以与道家的学说相合。“未必是无能”,意思是说,这并不一定表示自己没有才能。诗人的这种态度,正说明他在政治上屡遭贬谪打击以后,并没有消沉颓唐,而是始终抱有乐观主义精神。
这首诗的意境虽然幽微,但语言明白流畅而又含蓄有力,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