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森移得自山庄,植向空庭野兴长。
便有好风来枕簟,更无闲梦到潇湘。
荫来砌藓经疏雨,引下溪禽带夕阳。
闲约羽人同赏处,安排棋局就清凉。
这首诗描述了竹在空庭的种植情况,以及它在夏季为人们带来的清凉和愉悦。诗中描绘了竹的生长、风的吹拂、雨的滋润、鸟的栖息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 竹森森移得自山庄,植向空庭野兴长。
- “竹森森”: 形容竹林茂密的景象。
- “移得自山庄”: 指竹子是从山庄移植而来的。
- “植向空庭”: 将竹子栽种在空旷的庭院里。
- “野兴”: 指户外的乐趣或兴致。
- 注释: 这首诗描述了竹子从山庄移栽到空庭后,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户外活动和乐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过程,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活力四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然、热爱生活的生活态度。
- 便有好风来枕簟, 更无闲梦到潇湘。
- “便有”: 表示一旦出现。
- “好风”: 指清新凉爽的风。
- “来枕簟”: 指风吹到了枕头和席子上。
- “闲梦”: 指闲暇时的梦境。
- “潇湘”: 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这里泛指遥远的南方。
- 注释: 当一阵清风拂过枕簟时,让人感到无比惬意,而没有闲暇的梦境出现在潇湘遥远的地方。
赏析: 此句通过描绘微风拂面的情景,传达出诗人在宁静环境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荫来砌藓经疏雨, 引下溪禽带夕阳。
- “荫来”: 指竹叶遮蔽阳光,带来阴凉。
- “砌”: 指台阶或者台阶上的石砖。
- “藓”: 一种生长在石头上的苔藓植物,常用来形容岁月的痕迹。
- “经疏雨”: 经过稀疏的雨点洗礼。
- “引下”: 引导下来的意思。
- “溪禽”: 指的是在小溪边栖息的鸟类。
- 注释: 竹叶遮蔽台阶上的石块,使它们免受雨水侵蚀;同时,引导溪边的鸟儿飞向夕阳下的竹林。
赏析: 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展现了竹林与自然界其他元素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捕捉,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欣赏。
荫来砌藓经疏雨, 引下溪禽带夕阳。
此句重复了前两句的内容,但采用了不同的表述方式。这种重复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和谐统一。同时,通过重复使用“荫”、“引”等动词,强调了竹林在自然景观中的重要作用。闲约羽人同赏处, 安排棋局就清凉。
- “闲”: 闲暇的时候。
- “约”: 邀请。
- “羽人”: 古代的一种服饰,通常代表文人雅士。
- “棋局就清凉”:指在清凉的环境中摆下棋盘。
- 注释: 在闲暇之余,诗人邀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到竹林,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并下棋娱乐。
赏析: 此诗句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交流的美好画面。它不仅展示了竹林的美丽景致,还传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