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馆寥寥辍棹过,酒醒无奈旅愁何。
雨昏郊郭行人少,苇暗汀洲宿雁多。
干禄已悲凋发鬓,结茅终愧负烟萝。
篇章早晚逢知己,苦志忘形自有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第一句: 候馆寥寥辍棹过,意为“等待在驿站里(候馆)的人很少,我停船过了”。
- 宿临江驿:指诗人住宿在临江的驿站。
- 侯馆:古代供候见或接待宾客的官舍。
- 辍棹过:停下船只。
- 译文:“我在驿站里等的人不多,所以我停船过去。”
第二句: 酒醒无奈旅愁何,意为“酒醒了又感到无可奈何的乡愁”。
- 酒醒:指酒后醒来。
- 无奈:无法可想。
- 旅愁:旅途中产生的忧愁。
- 译文:“酒醒了之后,我又感到了难以言说的乡愁。”
第三句: 雨昏郊郭行人少,意为“下雨让郊外的街道显得昏暗,路上的行人很少”。
- 郊郭:郊外,即城市周边的地方。
- 行人少:街上行人稀少。
- 译文:“因为下雨,使得街道变得昏暗,所以来来往往的行人都变少了。”
第四句: 苇暗汀洲宿雁多,意为“夜晚在芦苇丛生的汀洲上,有很多宿雁”。
- 汀洲:小河上的沙洲。
- 宿雁:栖息在芦苇丛中的大雁。
- 译文:“在芦苇丛生的汀洲上,有一群群的大雁栖息。”
第五句: 干禄已悲凋发鬓,意为“我已经厌倦了官场生活,头发和鬓角都有些斑白了”。
- 干禄:获得官职,做官。
- 干:从事。
- 已悲:已经感到悲伤。
- 译文:“我对于官场的生活感到厌倦,头发和鬓角都有些斑白了。”
第六句: 结茅终愧负烟萝,意为“搭建草棚终究还是辜负了烟雾缭绕的山冈”。
- 结茅:盖起茅屋。
- 终愧:终究觉得惭愧。
- 负烟萝:对不起烟雾笼罩的山冈。
- 译文:“我盖起茅屋终究还是辜负了烟雾缭绕的山冈。”
第七句: 篇章早晚逢知己,意为“总有一天我会写一些文章,希望能遇到理解我的知音”。
- 篇章:文章、诗篇。
- 逢:遇见。
- 知己:理解我、懂我的朋友。
- 译文:“总有一天我会写一些文章,希望能遇到理解我的知音。”
第八句: 苦志忘形自有魔,意为“我虽然刻苦学习,但有时候也会忘记自己的形象”(这里的“苦志”可能是指努力学习,而“忘形”则是指忘记了自己的样子)。
- 苦志:刻苦学习。
- 忘形:忘记了自己的样子。
- 自有魔:有自己的烦恼。
- 译文:“我虽然刻苦学习,但有时候也会忘记自己的形象,这其实是一种烦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与所见所感,从期待到失望再到反思。开头两句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酒醒之后的无奈情绪;接下来的四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期望与自我反省。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