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应大中天子举,四朝风月鬓萧疏。
不随世祖重携剑,却为文皇再读书。
十载战尘销旧业,满城春雨坏贫居。
一枝何事于君借,仙桂年年幸有馀。
【注】
纳省卷:指参加科举考试。刘象:作者的朋友,名字不详。首:第一句诗的押韵字。大中天子:唐宣宗李忱。四朝:唐宣宗在位十四年,先后有武后、玄宗、肃宗、代宗四朝。四朝风月:指唐宣宗在位时的政治状况。鬓萧疏:形容人头发花白。不随世祖重携剑,却为文皇再读书:不追随唐世祖李世民重握宝剑,而选择继续研读《尚书》。世祖、文皇:指李世民,即唐太宗,曾为“贞观之治”的开国皇帝。战尘销旧业:指作者参加战争,消磨了原有的功名事业。十载战尘:指作者从二十岁开始参加的十年间的战争。满城春雨坏贫居:指由于战争,作者的家被毁。春雨:这里指战乱。一枝何事于君借:指诗人把一枝桂花送给朋友刘象。仙桂年年幸有馀:指希望朋友能够长寿。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酬答的内容是向一位名叫刘象的朋友赠送桂花。诗人以桂为题,寄寓自己的情怀与祝愿,表达了一种高洁、脱俗的人生理想。全诗构思巧妙,意境优美。前半部分主要描写了作者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和对当时政治局势的看法;后半部分则抒发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朋友的深深祝福。
【注释】
纳省卷:参加科举考试。卷:指科举考试的试卷。赠为首刘象:将桂花赠给名为刘象的朋友。首:诗的第一句,也是整首诗歌的起兴之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应大中天子举:应选为唐朝的大中皇帝(唐宣宗)的进士。大中皇帝:唐代宗李豫(公元827—895),名李昂,小名李涵,唐穆宗长子,母为郭氏。即位后,尊称自己为“大中皇帝”。四朝风月:指唐宣宗在位时的政治状况。四朝:指宣宗在位十四年,先后有武后、玄宗、肃宗、代宗四朝。风月:原指风景景色,这里指朝廷的政治状况。鬓萧疏:形容人的头发花白。鬓:鬓发,即头发的发丝部分,也泛指头发。萧疏:稀疏散乱。不随世祖重携剑:不追随唐世祖李世民重握宝剑,而选择继续研读《尚书》。世祖:指唐世祖李世民,即唐太宗,曾为“贞观之治”的开国皇帝。重携剑:重新拿起宝剑。却为文皇再读书:不跟随李世民重握宝剑,而去学习《尚书》。文皇:指唐太宗。文皇再读书:指去学习《尚书》这部经典文献。十载战尘:指作者从二十岁开始参加的十年间的战争。十载:十二年。战尘:战争中的烟尘,比喻战争。销旧业:消磨了原有的功名事业。旧业:原来的功名事业。满城春雨坏贫居:指由于战争,作者的家被毁,生活贫困。满城:整个城市。春雨:这里指战乱。
一枝何事于君借:诗人把一枝桂花送给名为刘象的朋友。一枝:指桂花,也指诗人的一片心意。何事:什么事?于君借:把桂花送给你。仙桂年年幸有馀:希望朋友能够长寿,如同仙人一样,年年都有余福。仙桂:传说中的神仙之树——桂枝,这里用来形容桂花,表示对友人的祝福之意。年年:每年都。幸有馀:有幸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