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千万里,师去趣何长。
鬓有炎州雪,心为异国香。
退牙山象恶,过海布帆荒。
早作归吴计,无忘父母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主旨,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首先理解诗意,然后把握诗中景物、典故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分析诗歌的结构。

【答案】

译文:我送别了安南僧人前往远方,你走啊走究竟要走到何方。你的鬓边已经长出了炎州的雪花,心中充满了异国的芬芳。

退牙山象很凶恶,过海布帆荒废无收成。早作归吴计,早日回到故乡,不要忘了家乡。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送别从安南回来的僧人之作。全诗四句二十个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早日归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两句为第一层。“师去趣何长”,是说僧人远行,其目的地在哪里呢?“趣”在这里有“意趣”“目的”的意思;“何长”即“何长”二字,问句语气委婉,含有不舍之情。

颔联两句为第二层。“鬓有炎州雪”,指僧人的鬓边已是炎州的雪花。这一句既点出僧人从炎州来而未及回家,也暗示他此行必有重要原因。“心为异国香”,是说僧人的心被异域文化熏染得芳香起来,这一句写出了僧人的学识与修养。“心为异国香”,既是写僧人,也是写自己。

颈联两句为第三层。“退牙山象恶”,写僧人经过的险峻之地。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岭南地区多瘴疠,所以人们称岭南为“瘴乡”。这里“退牙山象”即指南岭之难,是说经过南方瘴疠之地,路途艰难。“过海布帆荒”,写僧人渡过大海。这里的“海”应指南海或东海。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当时南海诸国皆以珍宝珠玑互市于中国,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上商船云集,帆樯如林。“布帆荒”指海上航行,舟楫往来频繁。

尾联两句为第四层。“早作归吴计”,指僧人在安南滞留时间不会太长,应该早作归国之打算。“无忘父母乡”,是希望僧人在安南滞留期间不要忘了家乡。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从安南回来的僧人之作。全诗语言质朴流畅,意境高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