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年来到豫章,旧游知己半凋伤。
春风还有花千树,往事都如梦一场。
无限丘墟侵郭路,几多台榭浸湖光。
只应唯有西山色,依旧崔巍上寺墙。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六七年来到豫章,旧游知己半凋伤。
  • “六七年”表明经过长时间。
  • “豫章”指现在的江西省南昌市,诗人曾在此停留多年。
  • “旧游知己”指的是老朋友和相识的人。
  • “半凋伤”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已非的感慨。
  1. 春风还有花千树,往事都如梦一场。
  • “春风”暗示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花千树”形容春天时百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 “往事都如梦一场”表示过去的一切都如梦一般,虚幻而难以捉摸。
  1. 无限丘墟侵郭路,几多台榭浸湖光。
  • “丘墟”是指低矮的山丘或废墟。
  • “侵郭路”意味着山丘逐渐侵占了城外的道路。
  • “台榭”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这里指代园林中的亭阁等建筑。
  • “浸湖光”形容湖水映衬下的亭阁倒影增添了美感。
  1. 只应唯有西山色,依旧崔巍上寺墙。
  • “西山色”特指位于江西的庐山,诗人提及此地以表达对它的思念。
  • “依旧”表达了对庐山自然美景不变的欣赏。
  • “崔巍”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
  • “上寺墙”指出现在庐山上的一个古老寺庙。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首句“六七年来到豫章”,诗人通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以春天的花和往事如梦来象征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第三、四句则通过描述周围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最后一句“只应唯有西山色,依旧崔巍上寺墙”,诗人以庐山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和对历史长河中不变之物的珍视。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的深厚感情,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规律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