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香霞影绕楼台,卷箔凭阑耳目开。
况从旌旗近鸾凤,可怜谈笑出尘埃。
火云不入长松径,露茗何须白玉杯。
谁道迎仙仙不至,今朝还有谢公来。
【注释】
六首迎仙阁:指唐代诗人贾岛曾建的“迎仙阁”。在长安城东,与兴福寺相邻。贾岛为诗僧,常游此阁。
卷箔:即卷帘,把窗上的帘子收起来。凭阑:倚着栏杆。耳目开:耳目为之大开。
旌旗:泛指军队,也指仪仗、仪容。鸾凤:古代神话中凤凰一类的神鸟。这里用来形容使君威武。
火云:赤色云霞。长松径:长满松树的小道。长松,指松树。
露茗:刚采摘的新茶未经烹煮者。白玉杯:用白玉制成的饮器,用以盛放新采的嫩芽。
谢公:指东晋谢安,他曾任会稽内史,后隐居会稽东山。这里是说,今天能见到谢安,真是荣幸之至。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名胜古迹的七绝。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迎仙阁周围的景物,来烘托使君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使君的仰慕之情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心情。
第一句,写诗人登上迎仙阁,眼前展现出来的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涧香、霞影,绕楼台,使人耳目大开。第二句,紧接上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卷。诗人从凭栏远望的高处往下看,只见旌旗招展,仪态万方;而近处,则是谈笑自如的人物,似乎从尘世飞向天宫一般。第三句,进一步渲染出这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使君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第四句,写诗人看到如此景象,不禁想到古人谢安的故事。第五句,写诗人想到这些,不禁又想起自己刚才看到的这一切。最后一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能够有这样美好的环境和机会,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
这首诗语言平易自然,但含蓄丰富,耐人寻味。它通过描写迎仙阁周围的景象,巧妙地烘托出了使君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使君的仰慕之情以及对友人相聚的喜悦心情。另外,这首诗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