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自馨香道自怡,相思岭上却无机。
荒蕖叶覆深霞在,片石人吟一鸟飞。
何处风砧传古曲,谁家冢树挂斜晖。
因思往事真堪笑,鹤背渔竿未是归。

这首诗名为《陪冯使君游六首·过相思岭》,由唐代诗人贯休创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解析:

  • 誉自馨香,道自怡:诗的第一句“誉自馨香道自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声誉和品德的自我欣赏。这里的“誉自”指的是个人的声誉或名声,而“馨香”则比喻声誉的美好如同芬芳的香气一般吸引人。同时,“道自怡”意味着通过修身养性带来的内心愉悦。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追求的高度认可。
  • 相思岭上却无机:第二句“相思岭上却无机”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自由的愿望。“相思岭”可能是指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而“无机”则表示没有束缚,可以自由地思考和感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摆脱尘世牵绊的愿望。
  • 荒渠叶覆深霞在:第三句“荒渠叶覆深霞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荒渠”可能是一条荒凉的小河,“叶覆深霞”则形容树叶覆盖下的天空呈现出美丽的晚霞,这两句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片石人吟一鸟飞:第四句“片石人吟一鸟飞”则从听觉的角度出发,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片石”指孤立的石头,“人吟”则可能是指有人在石头旁吟咏诗句,“一鸟飞”则形容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这四句诗共同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何处风砧传古曲:第五句“何处风砧传古曲”继续延续了前四句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同时引入了古代乐器的声音,增添了一种历史感和文化氛围。这里的“风砧”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风铃或者类似的乐器,它们发出的声响穿越时空,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 谁家冢树挂斜晖:最后一句“谁家冢树挂斜晖”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深化和升华。“冢树”可能指坟墓旁边的树木,而“挂斜晖”则形容夕阳西下时,阳光洒在树上的情景。这两句诗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陪冯使君游六首·过相思岭》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艺术表达,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