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参桐竹,阴阴一径苔。
更无他事出,只有衲僧来。
堑蚁争生食,窗经卷烧灰。
可怜门外路,日日起尘埃。

湖头别墅三首

桑树柘树参梧桐,竹子长成荫蔽地。

幽静的小路无人来,只有禅僧常到访。

小虫争抢食残渣,窗边经卷已焚尽。

可怜那门外道路,每天都被尘埃覆盖。

注释:

  • 桑树:桑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可以食用或做药材。
  • 柘树:柘树也是落叶乔木,叶子可以吃或用于制茶(柘叶茶)。
  • 参:一种植物名,此处可能指参天大树的意思。
  • 桐:桐树是一种落叶大乔木,其种子称为桐籽,可以榨油。
  • 竹:竹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之一。
  • 阴阴一径苔:形容小路两旁长满了青苔。阴阴,形容词,表示暗淡、阴暗的样子。
  • 更无他事出:没有其他的事情发生。更无,没有其他。
  • 衲僧:佛教中修行人的通称。衲,指僧人的衣物;僧,即僧人。
  • 堑蚁:挖沟取食的小昆虫。
  • 窗经卷烧灰:窗户上的经书和卷轴都被烧毁了,只剩下灰烬。
  • 可怜:可惜,值得同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湖头别墅景象,以及其中生活着的僧侣们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将别墅内的自然环境、僧人的生活以及外面的世界都展现了出来。诗中的“桑柘参桐竹,阴阴一径苔”两句,通过描绘别墅周围的自然环境,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画面。而“更无他事出,只有衲僧来”则揭示了别墅内的生活状态,只有僧侣们在这里修行,过着清苦但宁静的生活。最后两句,“堑蚁争生食,窗经卷烧灰”,则描绘出了一幅僧侣们忙碌于日常生活的画面,既有劳作也有修行。全诗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世界,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